中国对联的历史是100字。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五代十国,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

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符涛是两块桃木制成的大板,上面写着传说中驱鬼镇邪的神和的名字。这一习俗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把对联放在红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据史书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在卧室门上题写了对联,即“除夕在,贾介诺。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以后,人们在新年时挂春联已经变得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一月天》诗中写道“千户总换新桃换旧桃”是当时春联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符涛的密切关系,古人也称春联为“符涛”。

到了明代,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建都金陵(今南京)后,他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写一副对联,在除夕前贴在门上。他亲自穿着便装,出门挨家挨户看热闹。当时的文人还把对联视为高雅的享受,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时尚。

进入清代后,对联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盛行,一如盛唐,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了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仍有贴对联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