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雕版纸的历史渊源

金坛的纸刻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金坛家家户户为了驱鬼辟邪,祈求吉祥,迎接吉祥事件,都会贴一张镂空花纹或象形的纸,一般挂在门楣边缘、梁缘、首尾、篷架、神龛等处,颜色多为红色,偶尔有黄绿色。这种被称为门垫、喜帖或花帖的镂空纸,就是金坛刻纸的雏形。

旧时金坛的灯笼、龙灯、纸扎等行业非常繁荣,扎好的灯笼上往往装饰有雕花纸图案。到了清末民初,这种纸饰逐渐从灯笼蔓延到鞋子、窗花、喜娃、寿星、八仙、钟馗、花鸟、虫鱼。当时金坛民间剪纸雕版的原始渠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多为自制、自娱、自娱的鞋窗花,一般自用或馈赠亲友,多为技艺高超的妇女;二是作坊式,以艺人批量生产销售为生。鼎盛时期,金坛城乡有30多家作坊和店铺,其中不乏雕刻师和学徒。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金坛市文化馆组织了一批基础较好的民间艺术骨干进行剪纸(篆刻)培训辅导,国家级纸刻非遗传承人杨就是其中之一。开班不久,他们的作品《做大事促巨变普及大寨县》首次入选“江苏农民画大展”,拉开了振兴金坛雕版纸的序幕。

随后,金坛县文化馆成立了工艺美术社,汇集了一些擅长民间纸刻的艺术骨干,形成了一个纸刻创作的群体,逐渐走上了群体化的金坛纸刻创作之路。1980年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18天的“金坛民间纸雕艺术展”,展出作品220余件。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江南一花”为主题的金坛民间纸雕宣传推介专题纪录片。1981年,20余幅作品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优秀纸版画作品展”。1993 65438+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纸雕)之乡”。

1997年4月,金坛60余件、40件雕花纸分别入选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展”和休斯敦“第26届美国国际艺术节”。民间剪纸艺人殷受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现场剪纸表演,赢得一片赞誉。2001年7月,在荷兰鹿特丹参展期间,被当地媒体誉为“各种人都能夸,都是金坛之手”。65438至0995年,纸刻艺术家朱、尹、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和2008年,由多位金坛纸雕艺术家历时三年共同完成的巨幅作品《奥运梦·中国魂》和《从雅典到北京》,分别赠送给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受到高度评价。后者(绿色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金坛雕花纸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金坛纸雕艺人杨、尹、孙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杨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00多年来,金坛积累了600多种民间雕花纸,有10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发表,在省、国家级展览或比赛中入选并获奖,近百幅作品被中外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