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根艺的发展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根艺作品也在人类的劳动中逐渐发展变化。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根艺作品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的“驱邪”和“角形器”。
1982期间,在清理江陵县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中国战国时期的根雕作品《驱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这件文物的制作时间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0年之间。证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根艺作品的事实。从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图案的“驱邪”,行走、动感、神韵,可见古代根艺作品的自然形态和人工雕刻技艺。从楚人认为墓中有“邪气”,可以驱邪消灾,保护墓主人平安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古代的根艺艺人对根艺创作有着鲜明的思想感情,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现实的制约。
几年后,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在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宝山墓地的发掘中,从最大的宝山二号楚墓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精美的根艺作品《号角》。据考证,这件根艺作品的埋藏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它是一只保存完好、外形美观的小蟑螂(ch檫),由两个盘卷而成,看起来像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古代艺术家根据形状和势在一些地方雕刻头部的形象和腹部的纹理,既突出了自然之美,也表明人工技艺非常精湛。可见根艺创作的“天人合一”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种用黑树根制作的根艺作品的发掘,不仅可以讲述先民是如何利用天然木根来创造工艺品形象的,还可以反映先民的审美趣味和作为古建筑或工艺品上常见装饰的楚文化水平,为我国现代根艺研究和事业的传承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
据《曲阜县志》记载,西汉时,孔子家利用姬松木自然弯曲的形状制作拐杖。《汉书·五行子》记载:“雍正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树长出人头般的枝条,有眉有耳。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睢阳人伏尸,枝如人形,身青黄,面白髭..."在钩沉的小说《玄中物语》中,"汉桓帝在河上旅行,突然一只小牝牛从水中冒出来,径直走到桓帝身边,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仇和公在殿中当将军时,勇武逆天。牛见大众走了,又回到河边。在到达河边之前,公牛被用左脚拉着牛,用右手砍着牛的头杀死。这青牛是千百年来的上等木材。“从孔家的天然拐杖到汉灵帝的丧服,在乡间发现了树根似的人形和汉灵帝的出行,还有一根沉郁的木头像青牛一样漂浮在河中...可见古代先民发现了树根的自然美。《后汉书·吉果传》中记载“有百子骑竹马迎之”。拿竹子当马是小孩子的玩物。
《南齐书》中也有记载,齐高祖送给隐士和尚邵竹根“如意”。此“如意”为竹冠包裹如芽,似灵芝或云状,微曲的柄象征吉祥的观赏物。它是由竹子的自然形态加上一点人工雕刻而成的。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用树根制成的手杖、笔筒、佛柄、抓背、烟斗(见图)等实用品,以及宫殿、厅堂、橱柜、家庭中豪华的根艺陈设,甚至发展成为高贵的艺术礼品和吉祥物品,尤其是各种树根家具。
隋唐时期,中国的根艺创作随着美术的繁荣而发展。根艺作品不仅在民间流传,为人民所喜爱,也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所珍视。《新唐书·李米传》中记载:“我试取松枝藏背,名曰‘滋养和谐’,后得龙形,因狄咸与四方争之。”相传唐代叶的官员李弼用天然树根为皇帝做了一个龙形的抢背。《归元丛谈》中记载,唐代时发现有一种方茎的竹子,深秋古朴,经年后变得坚韧,可作手杖和观赏。但在《北张》中,唐高速公路把围起来画成拐杖,被评为“俗不可耐”。可见当时人们对竹子自然美的重视。唐代韩愈在《帖木儿居士》中写道“火穿浪不分春,根枯如头。偶尔标题“木居士,必有求不尽的福”和“我托诸神破沟,遇赏我也。“腐朽非刀锯所能及,匠人巧夺天工”的叙述也说明了根艺的兴起及其被当时人们所珍视。韩愈的两首诗也描述了一个“人物”艺术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根如头面枯”,可见当时这部作品的作者把一根有树干的根倒过来,塑造了一个“类人”的艺术形象。在作者心目中,人物形象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佛”的形象,被称为“木居士”。古人认为,这种艺术造型所表达的形象,与思想内容和树根本身自然形成的“主观意志”有关。这种“天人合一”的根艺,供奉在庙里,像雕塑家书里塑造的泥菩萨,被奉为神仙在人间求福。从这件工艺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唐代的根艺注重树根的自然形态,巧妙地运用了自然腐蚀和虫蛀的效果,把“腐烂”的超常能力视为鬼斧神工,让工匠们感到力不从心。它生动地向后人展示了根的艺术不是完全人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其“拟人化”和“非人化”的形象也说明鲁特的艺术不是“具象”或“抽象”的艺术,而是“似是而非”的造型艺术。
五代时,画家阮郜绘制了“元朗神仙图”,其中也展示了天然的木制沙发,凳子和其他艺术品...
宋元时期,根雕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得到发展,在石窟和寺庙中也有出现。用各种树根雕刻佛像,往往堪比泥塑。直到现在,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寺庙里仍然有根雕佛像。同时也为宫殿和寺庙增添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陈设。宋代《太平广记》中的“景根枕”详细记载了用景根打造狮子形木枕,并赠予寺庙的故事。据书上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张喜安的商人。一天,在他骑马穿越华月神庙之前,他把马拴在一棵金合欢树上,当场就睡着了。突然马受惊了,把金合欢拖走了。张喜安醒了,去追那匹马。把树取下来仔细观察,只见树根形状像狮子,有头,有爪,有腿。张喜安把它带到华阴县,请木匠雕琢,做成狮子形状的木枕,献给华月寺。如果寺庙看守人得到了宝藏,他会把它锁在柜子里,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路过这里的人要用100块钱贿赂寺庙看守人才能看到。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根艺在当时的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后来随着唐宋时期木刻、竹刻艺术流派的演变和雕刻技艺的发展,根艺的创作表现形式也在技术上有所发展,当地雕刻的根雕作品层出不穷,使根艺形成了根雕形式。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根艺的实用产品。元代著名画家王振鹏借用根雕艺术的自然古雅之美作为绘画材料,他的《博雅古琴图》中的几个香炉就是当时实用的根雕艺术作品。
到了明代,根艺更加发达。从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根艺人不仅用木根、竹根来创作适合人们欣赏的装饰品,还雕刻出高档家具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用产品。尤其是那时候,鞋跟做的拐杖更出名。明代有李东阳《长生杖之歌》:“谁采青墙红帖,不可容人。锡叫灵寿有个好听的名字,爪无声,金能和硬石一样久。我家这东西老了,上帝与彼此同在。”明新陈代谢在杭州撰写的《吴杂义》一书中有记载:“吴中以枯木根为蝉椅,盖此。”《长史编年史》中也有记载:“以天台藤为基,或得古树根,如肿节之龙,露牙则可挂瓢、帽、几珠、碗等。,而且更要当玉挂,不露斧。最近看人家用五色奶酪粘在上面就挺足了。”除了文字记载,明代仇英绘制的《金谷图》和《陶涂丽媛》中也有树根椅(图1)。在上海豫园内的雨花厅,至今陈列的根雕双人椅、玉麒麟、凤凰等实用和观赏品,也是明代的根雕艺人用榕树根创作的(图2)。在《陶安梦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明朝人Xi成的描述:“若其貌不扬,必有所谋...但他若沾沾自喜,就用盘根错节的线条,以刀斧不易为奇,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到了清代,根艺创作又有了新的成就,在《银针公主图》中,有一张床,上面有天然的根。当时,著名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山东淄博的故居陈列的文物中,有他自己用树根创作的纸艺术品。根据孔府的相关记载,盛宴公爵孔禺期曾向康熙皇帝进贡,雕刻如意根和长寿棍。清代也有用树根拼接的椅子(图三:乾隆皇帝椅)。鲁谷,阿清人,在《通窍倚桌功》中记载:“杖,俗称拐杖...一般都是用山中的山楂、栗子、山楂的老茎做成的,还有方竹、藤萝,光滑喜人。”据石洪宝《福建杂记》记载:“佛面竹长一两棍,粗而厚,节十分稀疏。每一段都有佛的脸、眼、鼻、口,可谓手杖。俗称定光佛杖。”
解放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根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宁海、浦江的“柴竹人”雕塑,嘉定、福州的竹根创作、根家具制作逐渐衰落。很多职业艺术家转行,使得这门艺术濒临绝境,后继无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根雕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从事根雕创作的人越来越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继1983拍摄纪录片《寻根的艺术》后,1985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寻根艺术展”,成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寻根艺术研究会,使中国寻根艺术走上了规范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将这种艺术定义为“根的艺术”或简称“根的艺术”,确立了根艺术的理论,使其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全国各地的根艺作家和爱好者10年不懈努力,多次举办全国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的寻根艺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二级学会晋升为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目前在全国各地发展了40多个根艺团,成员遍布各省区市。根艺作品的艺术创作和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目前,中国根艺艺术正以新的姿态,沿着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方向,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