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和化学领域,世界上有哪些科学家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之一,仅次于居里夫人。
罗莎琳德·埃尔西·富兰克林是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晶体学家。她的研究重点是DNA、病毒、煤和石墨的结构。她的DNA晶体衍射图“照片51”是沃森和克里克搞清楚DNA结构的关键,后者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罗莎琳德却长期默默无闻。
1952年5月,罗莎琳对一份湿DNA照射62小时,得到了非常清晰的DNA晶体衍射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照片51”,无数次出现在教科书和各种期刊报纸上,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美的x光照片。但她当时没有注意到。
后来这张照片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沃森看了。沃森受其启发,与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DNA结构的论文。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由于长期接触x光,罗莎琳患上了卵巢癌,于1958年去世。
后来的学者认为,罗莎琳对DNA双螺旋结构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应该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奖。
2.奥斯瓦尔德·埃弗里
艾弗里是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的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是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也是免疫化学的先驱。他长期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附属医院工作。
生物的遗传物质被证明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无数年来被写进教科书,但它的发现者埃弗里却与诺贝尔奖终身无缘。原因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专家艾纳·哈马舍尔德(Einar Hammarsten)是蛋白质的坚定支持者,认为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1955年艾弗里去世三年后,哈马舍尔德去世。
3.水谷哲夫
霍华德·马丁·特明因逆转录酶获得了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实际上,水谷隼是发现逆转录酶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因为《自然》的编辑擅自更改了论文的排名,导致水谷隼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4.周芷:没有一篇论文获得诺贝尔奖?
周芷出生在湖南,在台湾长大,是美国的一名分子生物学家。他目前是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系的教授。
1993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Roberts和philip sharpe,虽然1977在科学杂志《细胞:腺病毒2信使RNA 5’端的惊人序列排列》上发表了论文,周芷是第一个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实验的作者,罗伯兹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但当时还没有通讯系统,罗伯兹也不是通讯记者),周芷成为了遗产。她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提出抗议,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5.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
加拿大生理学家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1921在多伦多大学担任弗雷德里克·万津的助手,研究胰岛素。
弗雷德里克·万津和约翰·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诺贝尔奖。但当时万津和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研究助理贝斯特是实验的主要贡献者,万津甚至拒绝和麦克劳德一起领奖,认为他不够资格。麦克劳德只是借用了万津的想法,借用了实验室和10只狗,并请贝斯特做助手帮助他做实验。
万津后来与贝斯特分享了一半奖金,但贝斯特的名字从未出现在诺奖得主名单上。
6.铃木·白塔罗
白塔罗·铃木是日本化学家和维生素专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理化学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帝国学院成员,文化勋章获得者。。
192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克里斯蒂安·埃克曼爵士和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表彰他们“发现抗神经炎维生素”和“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这里的“抗神经炎维生素”是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素。
事实上,白太郎铃木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取维生素B1的人,并两次被评为“日本十大发明家”。但他的论文被翻译成德文时,并没有被标注为“世界首例”,因此错失了诺贝尔奖的资格。
7.北里柴三郎
北里柴三郎是大日本帝国的医生和细菌学家。1901年与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共同获得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但只有贝林获奖。史书上已经承认,血清疗法是北里和北林发明的。日本医学界为纪念他的贡献设立了北里奖。
北理是很多重要机构的创始人,包括私立传染病研究所(现在?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土比岗健康公园(现?北理大学北理学院医院)和私立北理学院(现?学校法人北里院)。此外,他还是北理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现?庆应大学医学部创始人兼第一代科长,庆应大学医院第一代院长,日本医学会创始人兼第一代会长。
前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依良治评价说:“(大村智的获奖)实现了北里柴三郎教授的可悲愿望”。
8.冈崎令治的冈崎洋子
冈崎令治是日本分子生物学家。出生于广岛市白石。日本分子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冈崎片段,并与妻子冈崎洋子一起命名,冈崎洋子被认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1966年,冈崎夫妇发现了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这是DNA合成后续链中形成的一个短片段,并发表在Proc的研讨会上。国家科学院。Sci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PNAS)和冷泉港实验室。1967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教授。1972年,冈崎夫妇进一步发现了与冈崎片段相关的RNA,并成功构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从65438年到0975年,44岁的冈崎令治在前往美国的途中因广岛核辐射引发的骨髓性白血病发作而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名古屋大学教授冈崎洋子继续他的研究。
9.庄小炜
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物理和化学教授。她45岁了。2003年,庄小炜获得“迈克·阿瑟天才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
目前,庄小炜在哈佛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单分子成像、超高分辨率成像等光学成像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光看一眼就能知道很多。”这句话来自美国棒球运动员约吉·贝拉,庄小炜经常用它来鼓励她的学生。她提出的STORM(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是单分子荧光成像的革命性技术,与2014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此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曼斯·埃伦贝尔回应称,Bettzuege早在1995就发表了相关论文,PALM paper的投稿时间比STORM paper早了近4个月。
20世纪30年代,中国化学家侯发明了一种制造纯碱的新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一.赵忠尧
赵忠尧,因为年龄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说到钱学森,很多人都知道。当时有人总结说,如果可以把钱学森比作五师,那么可以把赵忠尧比作十师,这说明他比钱学森厉害一倍,他的学生也很厉害。比如杨振宁,邓稼先等等都是他的学生,可见此人有多厉害!他也是中国原子能之父,名气不绝于耳。
因为成绩优秀,他出国留学,他在国外学到了知识。当时国外在研究导弹,很可能是针对我国的。他知道后,准备回国保护我们的安全,在美国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带回国研究。然而,在回来的路上,他被美国拦住了,拿走了他当时在外国学的笔记,把他关在了日本的监狱里。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国人民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并尽力伸张正义。当时连美国科学家都替我们说话,美国无缘无故释放了他,但这件事不算什么,下一件事更让人气愤。
是这个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他在美国的导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密立根,因为他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拯救我们的国家。他出国后,非常努力地学习,希望能帮助我们在中国的科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当时,密立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问题,赵忠尧仍然觉得突破自己更难。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很难了。他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多努力,进行了很多研究,从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得到了更可靠的理论。最后,他拜访卢瑟福时,也得到了卢瑟福的称赞。当时有人说下一个诺贝尔奖一定是赵忠尧,但是几年后诺贝尔奖公布的时候,他没有拿到,而是被别人拿走了。这件事出来后,我们国家的人研究他的实验,得到了和他一样的结果。但是诺奖已经颁给别人了,过了很久才有人解释这个才说出真正的原因,说赵忠尧在实验的时候没有发现结果,所以判断这个是错误的。后来很多科学家做了研究,发现实验室是可靠的,但是诺贝尔奖已经发了。最后,有关人士对此事解释说,赵忠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当时的判断错误。但是赵忠尧不在乎,他只想做他的研究。
中国合成牛胰岛素
1.门捷列夫死于1907年。有了元素周期表,你就有资格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
2.开尔文勋爵,死于1907年。19世纪的科学超人完成了大量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完全有机会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3.玻尔兹曼和吉布斯,玻尔兹曼死于1906,吉布斯死于1903。他们仍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或化学奖。但他们的工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和重视,英年早逝,只能无缘诺贝尔奖。
4.吴健雄死于1997。吴女士是一位杰出的女实验物理学家。她应该和杨振宁、李政道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在1957到1997这漫长的40年里,诺奖似乎忘记了吴老太太,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5.S.N. Bose和R.L. Mills,Bose 1974去世,Mills 1999去世。他们的工作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可理解,而是笼罩在巨人的光环下。基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理论的超流性、超导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下5、6次。围绕扬-米尔斯方程诞生了七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六个菲尔兹奖。玻色和米尔斯的工作只是因为他们与爱因斯坦和杨振宁这样的大咖混在一起,但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给爱因斯坦和杨振宁另一个奖。很遗憾他们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6.约翰·贝尔,1990死了。虽然贝尔生活在一个量子力学盛宴已经过去的时代。但贝尔执着地指出了冯·诺依曼在论证不存在隐变量时犯下的愚蠢错误,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这是继玻尔和爱因斯坦之后,量子力学理论最重大的进展。揭示了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7.C.E .香农去世2001。有人可能会说香农是数学家,但这不是真的。香农开创的信息论的底层逻辑是不折不扣的物理思想,信息论的影响主要在物理世界,数学只是信息定量计算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信息既不是能量,也不是物质,但却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必备因素。目前信息还不在物理理论的框架内,它如何影响物质世界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哪怕是发明一根光纤,一个CCD器件,甚至任何一个蓝色LED都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什么不是香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