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自治县博物馆有哪些交通方式?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面积2523平方公里。境内有七座火山拔地而起,形似北斗七星,故称“七星登陆”。伊通历史悠久,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古代的沈曦到宋辽元明的女真,满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满族的“祖居地”。
清初在此设立黄旗、黄征旗办事处,驿站、柳树。光绪八年升为国政。1988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通县,成立伊通满族自治县。回到过去,关心现在。清朝唐太宗、皇太极的母亲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留下了她的足迹。在这片被“公山”和“共和”包围的沃土上,伊通满族茁壮成长。至今,伊通满族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仍具有鲜明的特点。1987年3月,他们保存的满族宗教文物代表吉林省在北京展出,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6月25日。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的博物馆。截至目前,馆藏文物已达610类、3000余件。* * *接待各级来访团组1500余个,各界来访人员20余人。来此参观的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纷纷竖起手指,留言称赞。1995年3月,四平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5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该图书馆作为学术基地。展厅分为起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今日伊通六个部分。采用专题展览的方式,以实物展品和照片、画板、模型、视频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伊通满族独特的民俗世界,让参观者了解伊通满族的传统风俗习惯,观察伊通满族的传统意识和生活情趣。满族的生产活动反映了几千年来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的历史过程。长期的渔猎生活构成了其民族文化的底蕴,铸造了浓厚的民族性格。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曾经以弓马闻名。传统狩猎大多是“聚众围猎”,狩猎练兵,培养“赫赫有名,令人肃然起敬”的八旗。满族人有驯鹰狩猎的古老习俗。在原始信仰的萨满祭祀仪式中,鹰神被列为第一灵鸟,最珍贵的是“海东青”。满族畜牧业历史悠久,普遍养马,善于驯马。满族还以擅长养猪闻名,喜欢吃白肉血肠、四川白肉等菜肴。满族祖先在古代养狗,狗是满族狩猎和生活的好伙伴,有“鹰犬无价”之说。
满族旗袍在清代占据了“国服”的地位。旗袍被称为“衣界面”,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喜欢穿长袍、袍、袄,俗称“袍、袄”。女式旗袍的领口、裙裾、袖子上镶嵌着华丽的蕾丝,美丽匀称,穿着优雅,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满族女人喜欢戴头饰,不缠足。他们被称为“金头金脚”。从“天火肉”到“满汉全席”的满族饮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其中火锅最具代表性。满族火锅历史悠久。满族历史上出现过“天上锅”、“地上锅”、“水里锅”、“鸟火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到处吃火锅,风靡大江南北。清朝中期以后,满族民居形成了典型的“四合院”住宅。卧室内有三个火炕,南北炕各住一人,西炕较窄,称为“万子炕”。原始宗教萨满教是满族的主要传统信仰。每次祭祖、拜天、参加婚礼、驱魔治病,都要请萨满。这时,萨满脱下传统服装,穿上礼服、帽子、腰铃、手鼓、皮鞭,一边念诵神的话语,一边转圈跳舞,跳跃赞美,膜拜娱乐神。子孙绳是满族家庭用来记录子孙繁衍的布绳。男孩出生时,用“嘎拉哈”或小弓箭扎身,女孩则用彩色布条扎身,这是祖先“结绳留名”的古老遗风。
满族人20岁很重视节日。主要节日有春节、上元节、端午节、金投赏节。“金节”是纪念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的日子。满族人对自己的婚礼礼仪非常讲究,从相亲到结婚有一个完整而庄重的礼仪流程。一般有:相亲、婚宴、回门、月子生活等等。满族的丧葬习俗在历史上经历了树葬、动物葬、水葬等演变。安葬时用“脊棺”,挂红布棺,清明时在坟前插“佛托”。火葬已被广泛采用。满族以能歌善舞著称,其中满族曲艺和剪纸最具民族特色和风格。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珍珠球、跳骆驼、滑冰和雪地行走。满族传统体育和民间游戏生动活泼,部分已被吸收到中小学传统体育教学中。“珍珠球”已被列入国家体育部门的比赛项目。白山黑水,碑的传说延续着古老的风俗,伊通满族人的后代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正在和其他兄弟一起振兴经济。如果说“七星落地”的传说曾经给伊通涂上了神话的色彩,那么新的民族团结和谐将为伊通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神话般的辉煌前景。1995年3月,四平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5月,该馆成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