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文史分开吗?

文学姓文,历史姓李。你的意思是没有分离吗?

历史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永远不能简单的说成“文史不分”,否则科学幻想就变成了“文理不分”,再这样下去,早晚是一家,天下为一家。

在伦勃朗的笔下,犹太圣母变成了荷兰女人,鲁本油画中瘦弱的耶稣又变成了魁梧的身材。文史怎么会是一家人?

历史文学是文学,历史只是喝酒的菜。

大仲马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历史是为他的衣服而存在的,必然会根据衣服的重量改变指甲的硬度,通过衬托衣服让指甲具有艺术性。

有些历史文学的作者分不清文学和历史。或者说,我想通过历史名人的阶梯爬上天空,踩着死人的尸体扬名立万。文字是白化病的中国古典史书,人物就像挖了眼睛的石膏像。历史事件都是老生常谈:康熙攻陷鳌拜,鳌拜被康熙攻陷,康熙继续攻陷鳌拜。编剧没才华,主角没灵魂,一句话空洞,连个性都不如电视剧鲜明。

历史文学分为两类:第一类,作家的生活与成就过去的名人融为一体,以小说的角度看待名人,以古人讽刺今人,以古人之言启迪今人。古人只是傀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心一意。唐的《曾国藩》是第一部代表作。据史书记载,唐心目中的曾国藩是这样诞生的:别人写曾国藩,唐偏写失败,屡败屡战,堪称当代历史文学的巅峰之作。二是借一个历史事件,新的文学人物敷衍了事,作品往往从某个角度把明君刻画成暴君,衬托出文学人物。梁羽生笔下的清帝就是如此。不是梁不懂历史,而是小说需要。《隋唐演义》中的罗成也是文学再现中比较成功的伪历史人物。

历史是纪录片,不是创造,而是延续。告诉别人一个名人做了什么。所谓春秋笔法,是对近代历史的一种表达。但历史文学是创造,需要作家血泪的灌溉,需要驾驭历史,梳理历史,甚至创造新的历史。有些人不懂文学,却要借古代人和文学的两个旗号来拿稿费,搞个历史名人传记,其实是死人传记。

看了太多电视剧,我有另外一个感受:徐克拍了《徐武侠》,为什么非要写原著呢?与原著不同的万里,是新作的诞生。出于尊重是对的,但个人天赋不能否认。七剑是徐克的七剑,东方不败是徐克的东方不败。他既不姓梁,也不姓金。我欣喜的看到别人创作的成功,当然也有不成功的:古龙死了,更多的是双骄,就像一个闯祸的孩子坚持自己的父亲是某个领导。

文学是文学,历史是历史。混在一起,文史(不考虑排名,两者同等重要)就是怪胎。但是,很多作家喜欢通过怪胎来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