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7E型电力机车的发展历程
2002年6月5438+10月,大连机车车辆厂试制了第二辆SS7E型电力机车(SS7E-7001)。2003年,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在中国铁道部首次铁路机车招标谈判中,获得首批45台韶山7E型电力机车的批量生产任务。2003年,韶山7E型电力机车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在韶山7E型电力机车试制过程中申请了17项专利,其中“铁路机车轮对组装工艺”获得发明专利,“电力机车组合开关装置”和“电力机车高压隔离开关”获得实用专利。
2003年6月5438日至10月,由大同电力机车公司设计改进的模块化韶山7E型电力机车在北京通过了中国铁道部的设计方案评审,开始试生产。模块化韶山7E型电力机车是在韶山7E型机车的基础上,对设备布局、通风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变压器等方面进行了升级。第一辆模块化机车(SS7E-6001)于同年2月底完成。2005年6月5438+10月,模块化韶山7E型机车分配到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平时担任郑州至武汉、新乡的短途旅客列车试运行。
2004年,韶山7E型电力机车被中国铁道部确定为中国铁路第五次提速的主力机车,承担兰州至郑州间特快列车8对,Xi安至北京西间特快列车4对,Xi安至北京间直达特快列车1对,武昌至北京间特快列车9对(含景光T15/16)。2006年前后,原属郑局郑段的SS7E大部分划归铁路局安机务段。
韶山7E型电力机车于2006年停产,共生产146台,其中编号为0001—0140、6001、6002的车由大同电力机车制造。车号7001—7004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汽车0001—0140和7000系列属于普通型,车身喷涂红白相间的线条。前期生产的0001—0069、7001—7004的车的挡风玻璃边框都是方形白色,从070车开始,挡风玻璃都是圆形的。6001、6002号车为模块化韶山7E型机车,涂装为银蓝色线条。2007年7月,两台模块化机车返回大同电力机车公司进行改装,包括两端挡风玻璃的改装,由银色漆成白色。同年8月,调入昆明铁路局。改造后的旅客列车于2008年2月底在沪昆铁路昆明局牵引,取代程春动车组担任昆明-曲靖-宣威城际特快列车的牵引任务。2009年5月昆明至曲靖单机测试中,韶山7E模块化。至2012年中,6001、6002次机车已停封在独树铺编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