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叙述初中上海的历史。
“申”与“上海”的由来
上海,简称“上海”,也叫“申”。大约6000年前,上海西部成为陆地,东部成为陆地2000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是楚王黄歇的封地,故别号“申”。公元4、5世纪的晋朝时期,松江(今苏州河)及沿海地区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叫胡的竹制捕鱼工具,又因为当时河道叫渎,松江下游一带就叫胡,后来又改为胡。
历史的发展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立会稽郡,苏州为其治所。会稽县辖缪县、尤泉县、海盐县。苗县包括嘉定、上海两县,青浦、松江两县及部分市区。在今天的嘉定县还有一个以苗命名的苗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从咸阳经湖北、湖南到江苏、上海的宽驰道。据史料记载,赤道宽50步,每3尺栽一棵树。驰道经过今松江西北,“过青浦古塘桥,西接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领丞相李斯、幼子胡亥等一批武将巡游南方。他们经过松江西部、青浦南部的衡山、小昆山、三岔一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来人往,人们划着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当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朝,苗县叫娄县。海晏郡,位于今天的金山县,是汉代刘弼的诸侯国,海水在这里煮沸制盐。这种盐叫散盐,质量好,数量大,运到武都(苏州)经销。海盐县发展了,油泉县也发展了。由于当地的沉降现象,部分海盐变成了湖泊,拳头也掉进了山谷水中。汉平帝二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南迁。
到了金代,上海主要靠渔盐收益,经济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原海盐县分为青浦县和钱景县。唐代昆山南疆、嘉兴东疆、海盐北疆均设建华亭县,郡址设在松江县。天宝五年(746),青浦东北吴淞江南岸设立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期吴建造和停泊战船的地方。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港。海运船只不仅可以到达沿海和内河城镇,还可以直达日本和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为秀洲(州属今嘉兴)。此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成为重要的盐场,“人口众多,海船跳动”,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随着松江水道的再次疏浚,青龙镇有了更大的发展。据宋代诗人梅在《青龙》杂志上记载,青龙镇有22座桥,36个广场,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庙,烟火万千”,素有“小杭州”之称。青龙镇虽然如此繁华,但作为华亭出海口的上海,却还是一个荒凉的渔村。后来,由于吴淞江下游淤积较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逐渐失去了长江口良港的地位,日渐萧条,无人问津。
宋熙宁年间(l068-l077),贸易中心移至华亭东北,形成居民区,渔村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镇政府在此正式成立,镇驻。因为地处上海浦西西侧,所以被称为“上海小镇”。元代至元十四年(l277),在上海镇设立了城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清远、澉浦并称为中国七大城舶司。本部城博斯衙门就设在后来的上海郡部,也就是今天小东门方浜南路光启路。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正式设立“上海郡”,这是上海建设的开始。到了明朝,上海有了许多商店和餐馆。此时,上海已成为著名的“东南城市”。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划再次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现代上海
16世纪(明朝中期),上海成为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者开辟为“通商”口岸。此后的100年间,外国列强相继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主要据点。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解放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历史性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它发展的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的领导下,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上海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畸形的旧上海,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1978以来,上海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上海人民以强大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使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建设成为国际经济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位于太平洋西岸,沿亚洲大陆东缘,长江三角洲前沿,东临东海,南接杭州湾,西接江浙一带,北接长江口,与东海相连。上海正好处于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个很好的河港和海港。
气候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4年全年平均气温18.1℃,日照1929.6小时,降雨量1158.1毫米,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集中在5-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季。
土地面积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积只有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的管辖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截至2004年底,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100公里。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城面积1041.21平方公里。辖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岛。
水文学
上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的河网大部分属于黄浦江水系,主要包括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洋河和淀浦河。黄浦江发源于太湖,全长113km,流经市区。河道宽度300-770m,平均360m。终年不冻,是上海的主要水道。苏州河在上海长54公里,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湖泊集中在江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的湖是淀山湖,面积62平方公里。
地带
上海除了西南的几个丘陵和山地,都是平坦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形一般自东向西略有倾斜。大金山是上海的最高点,海拔103.4米..
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上海分为20个城区和10个郊区。截至2003年底,上海共有18个区,1个县,其中118个镇,3个乡,100个街道办事处,3293个居民委员会,19965438。
黄浦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62万。邮政编码200001。区人民政府延安东路300号。
卢湾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3万。邮政编码200020。区人民政府位于重庆南路139号。
徐汇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89万。邮政编码200030。区人民政府位于漕溪北路336号。
长宁区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62万。邮政编码200050。区人民政府位于愚园路1320号。
静安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2万。邮政编码200040。区人民政府位于常德路370号。
普陀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85万。邮政编码200333。区人民政府位于大都路1668号。
闸北区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71万。邮政编码200070。区人民政府大同路480号。
虹口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79万。邮政编码200080。洪镇老街区人民政府。
杨浦区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1.08万。邮政编码200082。区人民政府江浦路549号。
闵行区面积372平方公里,人口75万。邮政编码是201100。区人民政府驻新庄镇沪闵路6258号。
宝山区面积415平方公里,人口85万。邮政编码是201900。区人民政府密山路5号。
嘉定区面积459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201800。区人民政府位于博乐南路111号。
浦东新区面积523平方公里,人口654.38+0.77万。邮政编码是200135。区人民政府驻世纪大道2001号。
金山区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53万。邮政编码201540。区人民政府金山大道2000号。
松江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是201600。区人民政府袁钟路1号。
青浦区面积676平方公里,人口46万。邮政编码是201700。区人民政府公园路100号。
南汇区面积688平方公里,人口70万。邮政编码是201300。区人民政府位于惠南镇人民东路3252号。
奉贤区面积687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是201400。南桥镇解放中路区人民政府。
崇明县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64万。邮政编码是202150。县人民政府位于程桥镇人民路68号。
人类人口
由于大量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上海的总人口不断膨胀。上海开埠时人口不到654.38+万,654.38+0949年解放时为520万。2005年10月0日零时,上海市常住人口为654.38+0778万人,比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654.38人。年均增加27.4万人,年均增长1.6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438万人,占比24.63%。。
人口自然变化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因人口自然变动出现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1995常住人口出生数为123900,出生率为7.04 ‰。死亡人口107万,死亡率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其中,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08‰;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连续13年保持负增长。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0.22%;女性88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8%。性别比为100.90(女性为100)。
人口教育水平
上海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达到18.1%,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了6.7个百分点。高中学历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51.6%,占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人才居住证
上海持续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吸引优秀人才集聚。截至2004年底,已有6.27万名海内外人才获得上海市居住证。其中海外人才4000人,国内人才5.87万人。在已取得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6.2%,硕士或博士及以上学历占7.8%。
雇用
上海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促进就业。截至2004年底,上海市从业人员836.4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49.29万人,占17.8%。集体单位职工225.52万人,占27%;外资和私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61680人,占5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是10年来首次下降。
经济增长
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从1992开始,上海经济已经保持了14年的两位数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14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75.3%,年均增长11.9%。
财政收入
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财政收入409581亿元,比2000年增长65.438+0.3倍,年均增长65.438+08.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增值税22612亿元,增长65.438+03.4%;营业税51.293亿元,增长15.9%;个人所得税1165438+9200万元,增长26.2%;房产税34654.38亿元,增长25.9%。“十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726.56亿元,年均增长23.6%,相当于建国至“九五”末总量的69%。
上海地位
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链接长三角的重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只有1%人口,0.06%国土面积的城市,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口岸货物吞吐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产业结构
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87.8%,年均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 48.9: 50.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海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2004年,金融、批发和零售、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住宿和餐饮业六大行业占上海GDP的比重接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居第三产业首位,达到10%;批发零售占上海GDP的比重为8.2%。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占上海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0.5%上升到8.4%。
就业结构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上海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10.8: 44.3: 44.9调整为7.1: 37.5: 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10.5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下降3.7和6.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46.86亿元,增长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2%。投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工业投资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8.6%,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投资2302.28亿元,增长8.1%;国有经济投资1240.27亿元,增长29.9%。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民间投资942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6.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所有权模式
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公有制经济占上海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9.6%下降到57.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上年的40.4%上升到42.5%。其中,私营和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7%提高到16.4%。
农业产值
上海郊区着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79.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下降9.1%,年均下降0.7%。农业总产值233.39亿元,比2000年下降7%。
农副产品生产
上海严格实施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610000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053600吨。全年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达到94%,优质油料作物比例达到70%。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继续提高。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共有注册品牌农产品139个,149家企业的273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
农产品出口
上海农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郊区初级农产品出口总额6543.8+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农产品出口在原有的畜禽、水产品品种基础上,增加了花卉、蔬菜等深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中东、美国、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现代农业园
农业生产的集中化和科学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5年底,上海有143个大型现代化菜园。12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4.82亿元,引进产业发展项目128个,163项科研成果在园区推广应用。
农业规模经营
上海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加快。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4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0家,吸纳了40多万分散农户和65438+万公顷种植养殖面积进入规模化产业链。全市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45.9%。
工业发展
上海依靠大基地、大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达到4155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94%,年均增长14.2%。其中,重工业增加值291.293亿元;轻工业增加值10865438+7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6876.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654.38+0.4倍,年均增长654.38+09.2%。
重点发展工业
重点行业对上海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明显。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学品制造、精细钢铁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六大重点发展产业总产值达到99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带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0.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2%。其新增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新增工业产值的70.8%;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385.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3.5%。
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上海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6%。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工业总产值3530.92亿元,增长29.3%;光机电一体化工业总产值468.9亿元,增长14.4%;生物和医疗技术工业总产值233.69亿元,增长65.438+065.438+0.7%。
区县工业
各区县工业增长加快。2005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区县工业总产值917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高于全市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65438±0%,比上年提高65438±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3个百分点。“1+3+9”工业园区总产值734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9个市级工业园区总产值654.38+0399.7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9.2%。
工业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良好。2005年,上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39.56亿元,税收605.59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47.95亿元,占工业利润总额的47.7%;实现税收242.44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40%。
工业产品产量
满足市场需求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率达到98.6%。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民用钢船、汽车、房间空调器、移动电话、程控交换机等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09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653.75亿元,增长25.8%;信息产品销售业增加值265438+6600万元,增长12.7%;信息服务业增加值422.5亿元,增长26.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加快。2005年,上海信息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308.8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7%。2005年底,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至30G;互联网用户80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47.4万户,比上年末分别增加65438+70万户和88580万户。全市有915卫星站。
重大信息化项目
2005年,密集信息管道、超级计算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加快建设,加快了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
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5年底,共发行社会保障卡963.67万张,公交“一卡通”销量达到1974.02万辆,发放数字证书5610000张。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05年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累计采集公民信用记录61.8万条,比上年末增加85万条。个人信用报告发放460万份,同比增加654.38+0.82万份;企业联合征信量达到60万条。
城市建设投资
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从2001到2005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325721亿元,年均增长65.438+02.6%,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4.6%。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大城市建设项目
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上海重大项目科学协调、加快推进,桥梁、隧道、高架、高速、地铁、磁悬浮、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一批跨黄浦江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2005年上海市重大项目投资6071.3亿元。年内,洋山深水港一期、浦东铁路一期、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东海大桥等重大工程相继竣工。A6新围、A7冯婷等高速公路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投入运营;湘阴路隧道建成通车,使中心城区过江车道增至54条。
旧区改造
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突出重点,保持合理规模。2001至2005年,全市旧住宅建筑面积2431.5万平方米,搬迁居民36.57万人。2005年,全市完成旧住宅区综合改造1.31.55万平方米;建筑1541“平改坡”,占地386万平方米;更新和维修360部电梯。
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上海整体生态环境将持续改善。2005年,全市环保投入2865438+亿元,相当于上海GDP的3.07%。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整治中心城区76条河流(段),共计60公里,中心城区河流水质明显改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成。苏州河水系594个单位污染源已截流,苏州河干流黑臭基本消除,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景观水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2%。全市月均降尘量8.8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11.8%。控制污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71万吨/日,比上年增加28.4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2%。全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400吨/日。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截至2005年底,上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89万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54.38+0.2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近年来,延安中路绿地、太平桥绿地、黄兴公园、大宁绿地、徐家汇公园、广场公园三期、徐家汇公园三期、洪雁绿地、世博森林绿地、新江湾城市绿地等200多处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相继建成,显著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
科研实力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5年底,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7.77万人,科技活跃人员7.52万人。企业办科技机构479个。截至2005年底,上海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7人。
科研投入
对科学技术的投资一直在增加。2005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R&D)支出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4%,比2000年提高0.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4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上海中长期发展目标
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上海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