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曹魏65438+万大军的人,是曹操曾经抛弃的少年吗?
这个人是谁?先在这里买个通行证告诉曹操吧。后来有人评价曹操:“有能力管理天下的大臣,是乱世的奸臣。”上面说的是曹操懂得善用人,心胸之宽广,世所罕见。曹操曾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吓退了陈宫,但是杀了儿子曹昂的贾诩来投降的时候,对他真的很客气,从来不提杀子之仇。这样的胸襟和杀吕伯奢一家是完全不同的,可见曹操真的很会选贤任能。但就这样,他有时也会出错,以至于最后,他让这个人做了一个普通人,阻挡了后人伐蜀的计划。
这个少年就是王平,随杜甫、朴虎一起投奔曹操门下,后被任命为代理队长。从建安二十年到建安二十四年,都没有重用过。也许曹操人才济济,根本想不起来这样一个人。韩一战后,王平的机会来了。因为他熟悉汉中和中川,曹操启用他,让他做向导,并担任黄旭的部。
但汉中之战,刘备获胜,曹操战败。因为着急失败,王平趁机投靠刘备,让刘备很高兴。当时被刘备拜为守牙将军。
不过王平第一次出场是在诸葛亮“撕马谡”那一幕。当时诸葛亮率军北伐,命马谡镇守街亭。后来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命令,把水留在了山边,但王平极力劝说他不要改变主意,就率领一千人马独自驻扎在山脚下。街亭失陷后,马谡因罪被杀,而王平却因功被诸葛亮提拔,当上了打土匪的将军,还指挥着飞军。此后诸葛亮对王平非常重视,几次北伐都带着他。显然,王平已经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一员虎将。
诸葛亮死后,王平也成了蜀汉镇的北大将军。公元244年,曹爽为攻蜀,率二十万大军攻汉中,蜀存亡危在旦夕。当时蜀国没有诸葛亮,天下大乱,曹骏很厉害。不难想象,蜀军要赢得这场战役绝非易事。事实上,曹爽大军进攻的时候,蜀兵就已经死心了,而此刻的王平却很平静,仿佛胸有成竹,从容发兵应战。
果然,当蜀兵提出坚守汉、乐两城迎敌时,王平当即否定了这一想法,并提议由刘敏率军占领大兴军情。后来羌兵攻打粮草,但见蜀势不减,不堪羌兵干扰,接连失守。王平是个草根,能有领袖的谋略,真是可惜了。曹操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后来会成为蜀军的大将,帮助蜀军阻挡了自己伐蜀的计划。
果然,王平利用汉中剩余的三万大军,成功使用了汉、乐两城。除了派兵坚守繁华,御敌于国门之外,曹爽的十余万步骑遭遇惨败,最终死伤无数。他带的车马都快累死了。羌、胡等地对他怨声载道,管仲也大为浪费。
王平做了一辈子军人。在街亭之战中,他甚至被马谡讥讽为“用手是学不到兵法的”。但也是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莽汉,成了蜀中一代大将。但曹操的失败使他成为曹魏最大的威胁,这也间接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因为曹爽伐蜀的惨败动摇了他在曹魏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