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个必修知识点
一、“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周王室衰落,文人崛起,新的统治阶级尚未有绝对权威,思想氛围宽松。(3)阶级关系——“学者”阶级是活跃的,受到重视,因为所有的附庸国都想丰富强兵和荣誉的人。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到“学在民”,造就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百家”是指众多的思想流派,主要包括儒家、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军事家(孙子、孙膑)、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争”是指当时社会和学术界的各种意见。
3.意义: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道家思想形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维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和管理国家的理论武器。(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国的思想文化特点也是包容、宽容、开放的。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及以后的社会历史发展。
第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
(1)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
(1)“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的暴政和任意惩罚;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谅他人,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要遵循“忠恕”的原则。2“礼”即“克己”,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要实现“礼”,就要“正名”,使之有序、正当。(3)“以德治国”,在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完善政治。
(2)哲学:“远离鬼神”,优先解决世间实际问题。
(3)教育思想:办私塾。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和“为师尽责”: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懒”。
(4)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变、乐、春秋等。
(5)评价:①“仁者爱人”是积极的,“克己”是保守的。②奠定了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誉为“亚洲圣人”。
倡导:①政治思想——“仁政”论,民本思想(“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2伦理——“人性本善。”(3)价值观——提倡“培养诚信精神”,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在抑制暴政、缓和阶级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是建立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而是一种封建统治的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3.荀子——战国时期儒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儒学大师。
主张:①治国要以伦理和礼为基础,礼法并举。②提出“辟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性恶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4)提出“天有其规律性”和“控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思想特点:采取百家争鸣,但思想主体继承儒家思想。
影响:①荀子融合了法家、道家思想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对原有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儒家思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但长期以来,他的理论被视为儒家的异端。②荀子作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大师,其学说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儒家思想在秦朝受到严重打击,在汉初逐渐恢复。(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3)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汉武帝“提出了良性对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法家的思想。
命题: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命题,加强中央集权。(2)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论,宣传“君权神授”,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4)提出了待人接物的道德标准,被后人总结为“三纲五常”。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有利于汉朝统治者巩固专制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得到汉武帝的充分肯定。
3.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①充分肯定董仲舒的理学,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用文学儒家参与政治。(3)设置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影响:①理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限制了君权的过度扩张。(2)教育逐渐被儒家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民教科书;(3)国子监的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统治,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4)儒学在各郡县普及,开始在民间处于排外地位。⑤此后,儒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舞台的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延续了两千年。
4.宋明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迅速传播,儒学受到严重挑战。但儒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兼收并蓄的精神开创了新局面。②隋唐时期,儒学发展更加辉煌。儒家学者提出了“三教并儒”的主张,儒学在融合的趋势中发展成为新儒学。儒家经典的标准读者是五经正义。(3)宋明理学体系,即理学,出现于宋代。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理学概念:理学是儒释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它以李、为核心,更具理论性和思辨性。
(2)朱成的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二程遗书》),南宋的朱(《四书·章句》)。朱是中国古代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家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程命题:(1)“万物不过是自然之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②直接把自然原则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③发挥孔子的“仁”论,认为仁与万物同生。
朱的命题:①“理气论”。理性与和谐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心性论”。认为性没有错,感情应该是好的。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主导和引导自己的行为。(3)“师事”是求“理”的方法。
影响:的理学,尤其是朱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达日、朝、欧,形成了“斋藤优子学派”。
(3)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吸收禅宗,发展理学到新阶段。
南宋新儒家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心是万物之源。提出“发明初心”(发:产生于;明:我知道;自己的心)是求真的方法,反对“抓东西学知识”
王阳明(王守仁)是明代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了“心学”的阶段。他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张“心即理”、“宇宙即我心”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2)提出“致良知”论,认为“致良知”是人固有的善,“致良知”可以成为圣人,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