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是完美的。中国古代为什么选择木结构建筑?

1.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建筑风格。古代社会发展缓慢,交通拥堵,都保留了这些特点。典型的例子有:南方湿热气候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膈;北方游牧民族有房间,轻木骨架,上盖毛毡,迁徙更方便;在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平顶或土墙圆顶的房屋,清真寺使用圆顶等等。

这些虽然有各自独立的特点,但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地域、某个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式,不具有普遍性,不代表中国的主流。既然建筑有它的多样性,就一定有某种主流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结构承重建筑,民族地区分布广泛,是我国使用最广、规模最大的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贯穿了古代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既然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把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栏式木结构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源头。距今约六七千年,是中国最早使用榫卯技术建造木屋的范例。发掘的部分是一个长约23m、深约8m的木框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个条形的干地下连续墙建筑,体积相当大。木构件遗存包括柱、梁、枋、板等。许多组件有榫眼和榫头,一些组件有许多榫眼和榫头。可以说,河姆渡的干膜木构件已经具备了木构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件建筑的技术水平。

2.中国传统建筑选择木材的原因。

2.1环境原因

考古发掘的结果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从一开始就向两个方向发展,即夯土建筑和干柱式木结构建筑,后来融合到中国古典民用建筑中,到夏朝已经初具规模。这可能是因为中原和长江下游地区黄土和木材资源丰富,而石材资源相对匮乏。

在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没有好的石头。至于从山上取石头,这是被禁止的,因为害怕破坏风水,特别是首都附近的山川。至于开采,则是禁止的,矿物被认为是天地之精,不应开采。当然,除了黄金和白银...

2.2技术原因

在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出现较晚,在当时(出于生产力的原因)挖掘和加工石材应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所以中国古代人自然走向了知难而行,优先发展民用建筑技术。到了商代青铜技术高度发达,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再到后来西方的石建筑结构技术传入中国,中国的土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固有的一部分,石建筑结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此外,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古代木结构的发展。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周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飞跃。尤其是西周时期,更加繁荣,人口密集,战争也更多。分封制实行后,建宫制度日趋完善。

从公元前476年的战国到南北朝末期的约1000年间,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铁器的应用,如斧、锯、锥、凿等,大大提高了木结构建筑的建造质量和结构技术。这一时期,木框架体系已基本成型,直格子窗和人字拱已被广泛使用。建筑体系中有寺庙、悬山、折线山歇、点积、屋顶积五种基本形式。这一时期秦汉大一统为不同地区的建筑交流提供了条件。魏晋南北朝频繁的交流和佛教的传入对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战乱不断,建造一座方便易修的建筑可能更实际可行。

李杰在《在新建筑中营造法式风格序》中说“五材并用,一切障碍皆荣”。所以李先生认为“五材并用”是中国古代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换句话说,材料的使用确实是不偏不倚的。他认为“五材合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结构和结构设计最重要的实用原则之一,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精神“五种材料”是指包括所有材料。或者,附件说它是建筑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如砖、瓦、木、石和土。“五材同时”明确表示,在房屋建筑中,无论什么材料可以、应该使用,都没有忽视浪费,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做到“万物昌盛”。从物理角度来看,他的理解是正确的。到了奴隶社会末期,中国的建筑已经全面使用了土、木、石、陶、铜等材料。

李先生指出,中国建筑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主要是基于当时的认识和要求。他认为“中国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沿着‘保护’的道路发展的。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护,“五材并举(使用)”就是为此而相继出现的。”“延长构件寿命是结构发展的一个目的,总的要求是希望房子能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就屋顶而言,毛子的防水防火性能不好,逐渐被瓦屋顶所取代,从而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支座的结构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从坚固性和防水性能来看,石头比砖好,甚至比土和木头更好。所以最高档的桥台用的是石头,大量的二级桥台用的是砖,关键部位尽量用石头。除了气候干燥地区和干燥的地下连续墙建筑,土质和木质桥台不再是主流。木头、泥土、砖和石头都是可以用来砌墙的材料。在结构框架的问题上,李先生认为“使用木材作为结构框架及其所有部件,并不意味着中国有大量的木材,但通过经验和了解证实,这种材料的性能符合结构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使用的木架是原始建筑状态延续的结果。

所以古人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无奈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