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与以前的园林有什么联系?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国土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是西欧最大的国家。它的平面呈六边形,三面面向大海,三面面向陆地,大部分是平原地区。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各种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受世界园林体系中法国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法国古典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是恩德雷·勒诺泰尔(Endrey Lenotel),代表作有《富勒威宫》、《凡尔赛宫花园》等。但就整个法国古典园林而言,也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大约在公元500年,在法国有一个简单的关于娱乐花园的描述。当时王公贵族的园林,以实用为主,比如种植果树、蔬菜等植物。这种形式可以看作是园林的萌芽时期。这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原始园林形式是不同的——所以在域内饲养动物也是不同的。但是,从它的用户来说,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这是一样的。此后,虽然在其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修剪了观赏树木,但总体上看,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

12世纪后,法国领土扩张,王权加强,巴黎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繁荣起来。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加奢华的生活方式,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园艺艺术的发展,有机械装置设计的类似喷泉的水戏和动物园,查理五世国王圣保罗的花园里有植物做成的迷宫(1368-1380)。无论它在当时代表着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造园技艺得到了提高,造园内容也更加丰富。1373.英国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战争初期,法国受挫,疾病导致法国人口减少,经济受挫,园艺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过近百年的战争,1453年法国胜利结束,经济复兴时期开始。国王路易·Xi(1461-1483)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一时期,安茹的皇家大公勒内不仅建造了豪华的宫廷,还建造了拉博托花园,打破了传统的法式格局,采用自然布局,成功地将借景手法运用于中国造园中,与中国古典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究自然和野趣。

文艺复兴给法国的造园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16世纪上半叶的英法战争后,弗朗索瓦一世和弗洛王朝的亨利二世发动了对意大利的侵略战争。他们的探险虽然失败了,但接触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深受意大利文化的影响,对造园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园中出现了雕塑、有图案的花坛、洞穴,多层梯田的图案也出现了,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内容。典型的园林有东阿府园林、伊翁园林等。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既增加了游憩和欣赏的功能,又保留了种植和生产的功能,总体规划非常广泛。

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园林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在建筑上,形成了庄重对称的格局,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强,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园林的布局以规整对称为主,这主要是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著名的花园有安公馆花园和凡尔纳公馆花园。16世纪至17世纪上半叶,在建筑师穆巴阿和园艺家莫莱家族的影响下,法国造园由局部布局向整体布局转变,也有用题和意象表达思想的记载,似乎与中国园林中山水题和楹联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此时园林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明显增强。陈志华先生称这一时期为早期法国古典主义。在崇尚人工美、有序造园的思想影响下,造园布局讲究规则有序的几何构图,这也表现在植物元素的处理上。他们以绿墙、绿篱、绿篱、绿色建筑的形式运用植物,技艺高超,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理性主义。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园林艺术大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宫花园勒诺特尔,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宏伟、壮丽、稳重,伴随着路易十四的宫廷文化,法国古典园林艺术传播到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深远。凡尔赛宫花园的整体布局是为了体现君主至上,以大宅轴线为构图中心,沿着大宅-花园-森林花园逐渐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而且以森林花园作为花园的延续和背景,可谓别出心裁。但园林布局强调有序严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而形成广阔外向的园林,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平淡坦率中,通过尺度和节奏的安排,显得丰富和谐。它的大型功能是为法院举行各种活动,以容纳许多人。路易十四国王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是瓷器瓦里安诺厅,装饰材料的应用是对中国瓷器的模仿。可见当时中国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非常著名的花园是勒诺特尔为福凯设计的福乐威宫花园,这是他第一个成熟的作品。园艺的艺术也是高超的。凡尔赛宫花园和福乐威宫花园的详细设计这里就不赘述了,因为喜欢园林艺术的人大多都解读过。纵观法国历史,不难看出,当法国进入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成为欧洲强国时,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出现这样优秀的园林作品是很容易理解的。

自16世纪以来,法国园林一直采用严格对称的形式。到17世纪,虽受意大利影响,但整体设计和局部处理仍未统一,局部变化零散。勒诺特尔最重要的成就是把园林和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一个宏伟统一的景观,这在他的具体设计中得到了成功的体现。凡尔赛宫随着路易十四辉煌历史和摄政时代的结束,凡尔赛宫开始被废弃,直到1747。

18世纪后,法国造园艺术受到中国和英国的影响,追求亲切宁静的氛围对法国古典造园艺术产生了影响..宫殿式的园林也经过了一些改变,增添了许多自然气息。18世纪中期,当法国资产阶级成为新的阶级时,他的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借用了孔孟的伦理思想作为反抗宗教神权统治的思想武器。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手工艺品,显示了更高的东方文化。法国园艺进一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18世纪下半叶,受启蒙运动思想文化潮流的影响,造园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风景园林得到了极大的推崇。

总之,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法国造园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大约整整一个世纪,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直到17世纪下半叶,勒诺特尔的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式时代的结束和勒诺特尔造园形式的开始,成为在欧洲影响深远的一种形式,法国造园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勒诺特尔可以说是引领了法国古典园林文化,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中国园林崇尚自然景观,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它仍然是那么的明亮和壮丽。它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产物。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它们,它们对世界园林的影响和作用都是不可磨灭的。尽管法国古典园林在形式和审美情趣上与中国古典园林有很大不同,但了解它们的渊源,有助于我们把握传统,寻找文化底蕴,创作出新的作品。

此外,法国的造园艺术始于建筑师之手,尤其是古典园林深受建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法国高超的建筑艺术。有很多不朽的作品,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除了代表法国艺术精髓的凡尔赛宫,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就坐落在巴黎。除了在宫殿里展示许多艺术珍品外,卢浮宫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建筑艺术宝库。波旁宫是一座宏伟的古典建筑,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还有爱丽舍宫、卢森堡宫、巴黎圣母院、巴黎蜡像馆、凯旋门等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如此宏伟的建筑,建筑师的园林自然是宏伟壮丽,体现了宫廷文化。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自然动物园,海水处理中心,文多姆柱,巴尔扎克故居,枫丹白露,戴高乐广场和其他许多名胜古迹。在世界文化融合的今天,虽然有了更多优秀的园林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国古典园林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作为一名风景园林的追随者,我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园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篇文章是基于我的兴趣。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对法国古典园林的分析难免流于表面。但是,如果前人的思想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帮助,了解一下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