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有多少年了?
1987 118年10月广东省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手机全国漫游,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万个手机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 10 10月22日和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
1998 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数突破2000万。
1999 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业启动。
1999年7月22日零时,“GSM”手机号码升至11位数。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正式成立。
中国联通的确切成立时间是1994年7月19。
中国移动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联通)成立于7月1994。
中国联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打破电信垄断引入竞争的新生儿。
中国联通,全称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7月1994,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了竞争,因为在此之前,这一领域一直由中国电信独家经营。作为国家意志,中国联通的成立是为了在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推动电信行业走向市场化。
中国联通的发展与中国电信运营改革密切相关。1998年,随着中国信息产业总体部署方案的出台,中国电信业改革逐步深化,信息产业部成立,中国移动剥离,中国电信拆分。中国联通成为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之前生存空间狭窄,一直到1999都太弱,成为中国联通的自然发展。中国联通手机的市场份额就是一个例子:1998年底,市场份额只有7%,一年后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的14%,2003年接近30%。
中国移动2006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用户数突破3亿,营业额达到2953.58亿元人民币。
中国联通GSM手机用户累计达到108万户,CDMA手机用户累计达到3700万户;有65438+4500万户,成交额约800亿元。
中国移动8年,中国联通14年。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7月1994。中国联通的成立对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联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国联通是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上市的电信运营商。电信业务从成立之初的移动电话(GSM)、无线寻呼发展到移动电话(包括GSM、CDMA网络)、长途电话、市话、数据通信(包括互联网业务、IP电话)、电信增值业务、无线寻呼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业务。
目前现有电话号码为:130、131、132、133、153、156。
2006年3月28日晚,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常在京为中国联通新品牌标识揭幕,以红色为基调的中国联通品牌标识正式亮相。更名后的中国联通新标识沿用“中国联通”的英文字样和“中国联通”的中文字样,采用“中国结”的形式,颜色由蓝色变为中国红和墨黑色。
中国联通的主页是:
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中国古代一种带有吉祥图案的圆形“盘子”组成。
长模式进化了。蜿蜒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
意味着联通的通信业务在信息社会中有序快捷。
同时也象征着联通事业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中国红:代表热情、大胆、活力的国旗色,是中国情结最具代表性的颜色。红色象征着幸福和好运,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动感、创新、时尚的企业定位相一致。
墨黑色:最具包容性和凝聚力的颜色,是高贵和稳定的象征。红黑搭配具有稳定、和谐、张力的视觉美感。
红色的双“I”是点睛之笔,既凸显了两人随时随地沟通“让一切自由连接”的品牌精神,又巧妙的在纵向组合中形成了吉祥的穗形,强化了联通在客户心中吉祥幸福的形象。
I:发音与“爱”相同,延伸了“心连心,紧密相连”的品牌理念;“I-I”和“information-information”的英文定义迎合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和“为客户提供整合传播和信息服务”的品牌营销总体思路。
中国联通的公司logo由中国古代吉祥图案“盘长”图案演变而来。贯穿环线的线路,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有序、迅捷、畅通,联通事业永无止境、万古长青。
Logo造型有上下相连的两颗明显的“心”,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联通通信心连心的服务宗旨,永远体贴用户,与用户心连心。
“让一切自由连接”体现了中国联通能够满足人们与外界自由交流的愿望,帮助人们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功能需求。
“让一切自由连接”体现了中国联通将致力于通过现代通信和信息服务,满足人们“得其所愿,得其所好”的情感需求和对“社交和归属,被尊重”的向往,通过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体现公司的品牌价值。
一切都体现了广泛性,自由体现了顺畅性,连通体现了和谐性。“让万物自由连接”充分体现了中国联通将按照“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现代通信和信息服务服务社会,团结社会各方力量,致力于人类和谐的社会责任和追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通信”)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中国电信原移动通信资产整体剥离的基础上,于20 00年4月20日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18亿元,资产4000多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365,438+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和国际进出口局的经营权。除了提供基本的语音服务外,它还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传真、数据、IP电话等。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神州大众卡等著名服务品牌,服务网点号为“139、138、137、6544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它一直在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覆盖面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全球第一。截至2003年底,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城市主要交通干线连续覆盖,重点区域室内覆盖。GSM手机交换容量达到2.22亿部,客户总数超过6543.8+770亿户,与6543.8+0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连续四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42位。2004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企业500强”第五名。上市公司成为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全球400强A级最佳公司”的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1997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后,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根据《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国移动通信排在第230位。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三部分组成。核心价值观解释了“我们是谁,我们信仰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理由;愿景解释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某一阶段期望达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和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和愿景的决定性因素;使命和愿景是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这表明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将把成为“负责任的”、“最好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为核心,凝聚了中国移动人创造辉煌历史的精神实质,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概念体系的提出,必将团结和激励整个集团同心同德,为中国移动实现新的跨越而努力。
“做优秀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内生企业性格的自然要求。中国移动选择了“厚德载物,成就最好”的信念,这注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量的超越,更要实现质的锻造。关注品质,追求品质,是我们社会责任和追求卓越的最好体现。中国移动只有为社会创造卓越的品质,才能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移动肩负着“创造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这意味着我们将始终追求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和业务,这是“无限通信”的基础和内在内涵。同时,只有追求高质量的信仰和实践,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繁荣,才能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榜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企业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
服务理念是企业为建立理想的客户关系、赢得客户忠诚而设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也是企业员工在服务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信念和准则。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代表中国移动通信,是一项旨在沟通亿万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事业。“从心开始”预示着中国移动通信将以真心和诚意搭建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从心出发”是沟通的基石和最高境界。只有真心诚意地表达感情,才能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更高效、更精准。
创造一个无限的交流世界,做信息社会的栋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通信”)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注册资本518亿元,资产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365,438+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中国移动的主页是/。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和国际进出口局的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语音服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服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用户号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均为新放号。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它一直在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全球第一。截至2004年底,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城市主要交通干线持续覆盖,重点区域室内覆盖,累计客户超过2亿户。GSM国际漫游业务已在184个国家和地区的235家运营商开展,GPRS国际漫游已与73个国家和地区的51家运营商开展,国际短信接入已达18。
中国移动通信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连续四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42位。2004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企业500强”第五名。上市公司成为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全球400强A级最佳公司”的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不仅是一家财务状况稳定、现金流稳定的盈利公司,也是一家充满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可持续增长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通信确立了“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全面实施“服务领先、业务领先”的近期战略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新的跨越,确保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0年大事记
运营机制市场化
打破按行政区域分级设立管理机构的做法,组织完善了未上市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省会城市合并工作,使管理与运营的界面更加清晰。在广东等6省公司上市的基础上,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广西移动通信公司资产进行重组,注入更名后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客户增长规模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以平均每月230万户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底达到6579万户。全年移动电话用户1403万户,用户总数达到5209万户。“神州行”客户数达到1370万,占移动电话客户总数的20.8%。
业务发展多元化
在全国各省(区、市)“神州行”智能网预付费业务已全面开通,“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品牌家喻户晓。“GSM IP电话”、“GSM WAP”、手机银行、信息点播、奥运点播、聋哑手机、中国移动联网、虚拟专用网、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相继推出,受到市场欢迎。
企业管理标准化
开展管理创新,建立集团母子公司内部产权纽带,实施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推进以省(区、市)公司为单位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开展财产和债务实践,控制金融风险。加大清欠和不良资产清理力度,核销非上市公司不良资产。
扩大企业合作
与14个国家的32家运营公司新开通国际漫游业务,使与中国移动开通自动漫游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3个,运营公司达到116家。积极与国内其他电信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宇通信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适应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特点,推出了具有共赢效应的“梦网商业计划”,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
加强集中网管,完善网管系统和本地集中运维中心功能,开展大规模网络优化工作,稳步提升网络运行质量。2000年,GSM移动通信网长途呼叫接通率达到61.14%。无线接通率达到99.06%,语音接通率达到60.09%,掉话率为1.25%,基本消除了超忙社区。
加强工程建设
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40亿元,净增GSM移动电话交换机4000万门,总容量11020万门(其中GSM网络9864万门)。净增654.38+0万个频道,共计365.438+0.2万个频道;基站数量增加15426,达到59973个。完成国家移动智能网二期工程,共同启动cmnet实验网工程和骨干网建设,并在cmnet投入商用。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网络,各省(区、市)充电业务中心建成投产,形成全国两级充电管理体系架构。
到2000年底,从业人员111824人,其中从业人员89518人,比上年减少6665人。通信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含两费通信业务收入)达到654.38+28.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3.7%*。有16人获得行业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大部分企业被评为地方文明单位。
联通要解散是假的。如果联通被拆,只剩下一家公司从事移动业务,这就打破了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