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德知识

鼎是中国古代的炊具。早在7000年前,陶瓷鼎就出现了。青铜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器物。在古代社会,它被视为统治阶级等级和权利的象征。《史记——闭经》:“夏于集九牧之金(铜)铸九鼎”,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和流传全国的宝物。后来“德乱,丁移商。”周灭商朝,称王后迁居洛邑(今洛阳)九鼎。春秋时,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伐吕浑之戎,在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去安慰他,趁机打听九鼎的“大小”,遭到王的强烈反驳:“周德虽已衰微,天命未改,不可问定之大小”(《左传》公布公元三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冠故事。

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商代早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1939年,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商代晚期后母武丁。嘴的边缘有两只直耳朵,腹部下面有四只圆柱形的脚。腹部饰有兽面纹和[葵葵花纹],耳外侧饰有双胡头纹,足上部也饰有兽面纹,均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复杂。腹部内壁铸有“后母吴”铭文,显示为商代或祖甲为祭祀其母吴所铸。它巨大无比,高1.33米,长1.65,438+0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处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量,测得重量为832.84公斤。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也是古代世界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由数件陶器内外模具组合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度和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制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出现在商代早期,即商代李岗文化时期。汉代乃至魏晋时期都有使用,在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所以变化很大。还有圆鼎、、平足鼎、方鼎等。

商朝使用丁制。一般随葬有一两座中小型墓葬。无论是殷墟内还是殷墟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然而,皇家陵墓却大不相同。商代晚期,殷墟木壕墓出土方鼎二、平足方鼎二,有大小不一的圆鼎32个,有少量残破残片,说明中小型墓葬与皇家墓葬等级区别严格。表现出明显等级秩序的是西周的丁力制度。在西周初年宝鸡竹园沟1号墓中,有三套大小不一的鼎,与另外两套相匹配。奴隶主的贵族等级越高,用的就越多,也就意味着享受的肉类食物越多。据《礼记》记载,在西周:

天子用九鼎,首鼎满牛,谓之泰狱。以下是羊、貘、鱼、蜡、肠胃、皮、鲜鱼、鲜蜡;

七大锅,又叫大牢,一般用来降低鲜肉鲜蜡的味道;(但东周时诸侯宴饮,卿大夫也可以用九鼎);

青医生用了五鼎,称之为邵龙。鼎其实是羊、貘、鱼、蜡和皮。

学者用三鼎,其实是貘、鱼、蜡(学者也用一鼎,鼎其实是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