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为什么是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所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
再来看看汝窑瓷器的身世。
严格来说,我们说的汝窑应该叫“汝官窑”
传说它是在艺术皇帝宋徽宗的命令下创作的。
传说当大臣让宋徽宗指出烧什么釉瓷时,
惠宗皇帝说:
“雨后天是蓝的,云是碎的,所以这颜色会成就未来。”
“雨过天晴”的颜色是什么意思?
在皇帝的命令下,窑工们绞尽脑汁,终于做出了汝官窑瓷器。
惠宗对此非常满意。
能让大艺术家宋徽宗满意的艺术作品是这样的。
事实上,在宋徽宗的兄弟宋哲宗时代,汝窑就已经开始烧制了,但大多数精品来自惠宗时代。
自然是官窑,自然是精品。
但精品不代表艺术水平高。
例如,我们都知道“艺术杀手”甘龙。
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也制作了精美的瓷器。
是什么样的?
一个字:俗
两个字:太俗
兄弟,能不能好一点?你能不能别这么暴发户有钱人?
这叫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当然,除了皇帝的艺术水平不同,
他们出生的环境是造成巨大差异的另一个原因:
被业内称为陶瓷“历史巅峰”的宋代,
它的基础是:百花齐放。
正如我们在《清明上河图》系列第四部中提到的,
在宋代,在自由流动和鼓励商业的环境下,
全民经商的氛围,带来了手工业产品的大发展。
陶瓷业也在全国蓬勃发展。
据统计,1949以后,全国各地发掘出古窑址,覆盖19个省、市、自治区和170个县。
其中隋7省有10个县,
50唐县12省、
宋19省有130个县,10000多个席位。
10000多个瓷窑遍布全国,
它们分别发展,形成了宋代的七大窑系。
七大窑系各有绝活。
定窑白瓷
窑造黑瓷
钧窑色釉
磁州窑系釉下彩瓷器
龙泉窑系青瓷
景德镇窑系青花瓷
耀州窑系雕刻青瓷
每个家庭都擅长赢得游戏,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在相互竞争中,制瓷技术水平也水涨船高。
最终形成了汝窑、哥窑、官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
其中汝窑和官窑为官窑,其余三个为民窑。
官窑的工匠还是民窑的。
但是元朝以后就不一样了,陶瓷技术发展的更高了。但明清民窑逐渐衰落,只有景德镇御窑厂的能工巧匠被皇室垄断,形成了景德镇官窑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保持官窑的优势地位,政府还限制了当时民窑对某些原料和釉色的使用。
明清一系列高精尖瓷器都是景德镇官窑生产的。高温琉璃、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制品都出自景德镇官窑,民窑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再为民争光。
明清顶级瓷器只能也必须满足皇帝个人的恶趣味。
作为汝窑青釉瓷器的巅峰之作,
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唐朝说起。
就像上一个青花瓷里提到的,
最早的高温硬瓷是唐末中国北方发明的;
姚兴白瓷。
当时,它还被称为姚兴白瓷。
这是南方越窑的青瓷,
它被称为“北白南蓝”
越窑青瓷中最精美的是“秘色瓷”
晚唐大诗人陆龟蒙在《秘彩齐悦》中描述了秘瓷
“九秋风露过窑,胜千峰绿彩。”
秘瓷因为没有流传下来,是真货,所以一直比较混乱。
但在1986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掘过程中,
唐代皇室供奉的原秘彩瓷出土。
于是,神秘的秘瓷再次曝光。
从秘色瓷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宋代名瓷的一些特点。
一方面,
它的形状简单美观,
与之前盛唐时期繁复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
它以清澈纯净的单色绿釉色取胜。
不像盛唐时期色彩丰富,纹饰复杂。
秘色瓷的优点被宋龙泉窑继承和发展,同样产于浙北。宋龙泉窑的梅花青瓷釉瓷成为后世难以仿制的极品青瓷。
但秘色瓷的釉色是青色和黄色,
正如陆龟蒙在诗中所说的“千峰绿”,
它是绿色的。
五代时,北方耀州窑开始烧制优质青瓷。
打破了唐代北白南绿的格局。
耀州窑烧的除了常见的传统青瓷,最重要的是先烧最早的天青釉和粉釉。
虽然作为最早的天青釉,耀州窑天青釉的釉色还是绿色的。
离汝窑的纯绿松石和天蓝色还有一段距离。
但天青釉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
汝窑的天青釉因为不以繁复的纹饰美化器物,而以珐琅彩和釉色取胜,所以专注于艺术的巅峰。
从釉色来看,经过北宋100多年的发展,
天青釉最终发展成为北宋末汝窑那样的纯青色。
从光谱上看,天蓝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
绿色是充满静谧的温柔色,蓝色是带有神秘感的冷色。
天蓝色的蓝色既冷,绿色又暖。是一种中庸、淡雅、和谐的颜色,是最符合视觉审美的颜色。
这是汝窑瓷器达到古瓷巅峰的重要审美因素。
显然,与五代耀州窑的原始青釉相比,
汝窑瓷器的釉色更接近天色;
釉面也更厚,
像果冻一样的厚釉,
使瓷器表面的玉质感更强。
这是汝窑的另一个特点。
一般来说,以前瓷器用的高温釉是石灰釉。
这种瓷器在高温下流动性很强,所以只在瓷器表面烧成薄薄的一层。
但烧制后玻璃手感很强,通透性很高。
但是到了宋代,陶瓷工匠发明了石灰碱釉。汝窑瓷器是用石灰碱釉制成的。
与石灰釉相反,石灰碱釉烧成时流动性差,适合将厚釉层层叠烧。
汝窑瓷器的釉层比其前身唐秘色瓷厚近一倍。
石灰碱釉烧制后,搪瓷变厚,产生浑浊感。有一种“玉石般”的质感。
而且汝窑的釉层非常均匀规整,即使在唇角处,釉层也能保持同样的厚度。也保证了“如玉”的质感。
玉石般的质地,
这是汝窑达到古瓷巅峰的又一重要审美因素。
此外,汝窑瓷器造型大多雍容华贵,简单朴素,线条优美。
使汝窑瓷器造型典雅大方。
这样,汝窑瓷器将器形、器色、质感乃至明度都融合得恰到好处,从而达到了工艺美术表现的巅峰。
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审美标准下,
以汝窑为代表的宋瓷,以瓷器本身的魅力为基础,体现了典雅与高贵。
明清瓷器,以青花、粉彩等为代表。,以绘画和装饰为表现主体,体现华丽和复杂。
他们有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不过,虽然各有各的美感,但两者境界层次不同。
审美上,古代以道家、老子、庄子为主流。
《道德经》说,“五色致盲。”
《庄子》说“使人失性者,有五:其一,目惑五色,使其不清。”
在老庄的审美观中,他们摒弃繁复炫目的色彩和纹饰,崇尚“自然”和“朴素”
也经历了魏晋玄学的洗涤。
让传统中国人的美感表现出一种美的理想,那就是
绝对雕出来的“初出茅庐的芙蓉”是比“错金”更高的美的境界。
汝窑等宋代名窑瓷器,也不是不注重手工雕刻。
但产品完成后,自然而无人工雕琢感。
它呈现出自然的审美特征。
它是宁静、优雅、洁净而神秘的天蓝色,
玉石般的质感和简单朴素的造型
直接将欣赏者带入
道家的“归自然”、“无为”、“顺应自然”的哲学境界。
“初出芙蓉”的宋瓷自然比“错金”的明清瓷更重要。
古瓷的美就在这一点上。
之后,元代是中国审美观由雅入俗的关键转折点。
袁庆华在艺术上表现出极高的技巧。
但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华丽繁复的风格已经预示了明清瓷器风格的走向。
虽然明清瓷器在技术上是上了一层楼,但艺术审美的巅峰始终停留在宋代的汝窑瓷器上。
随着北宋的灭亡,作为艺术巅峰的汝窑全军覆没。它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连汝窑的位置都成了历史悬案。直到2000年左右,随着今天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汝窑遗址的发掘,这个永恒的谜团才被解开。
从北宋灭亡到今天,千年来流传于世的汝窑瓷器不到80件(还不包括2000年以来考古发掘发现的10多件),这些瓷器或藏于皇宫,或藏于富家,只留下“汝瓷就算有富家也不如一件”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