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发展历史
长沙位于湘中东部,湘江下游,湖南东部。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湖湘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荟萃。长沙的特点是“地为玉璧,水为珍珠”,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水陆大陆浮于碧江之心,浏阳蜿蜒于城郊,湖光山色相间,城墙错落其间,形成了唐代山水城市的风貌。长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3000年,长沙古城的形成和建设也有很多特点。长沙本身就是历史遗迹,古今城址、古今市中心重叠,从战国延续到现在的城市在中国屈指可数。汉代的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宓、成阁等古建筑,都各具特色和风格。长沙虽然遭受了闻喜大火,但其独特的古建筑、园林、寺庙、古城遗址、古街、古驿道、古河流依然历历在目。
长沙米市在长沙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北宋后期。当时的潭州已经可以制造大船运载大米,运送大米往返湘江。清朝雍正初年,湘江上有“千船载米”,直接卖到汉口,再到江浙一带,大受欢迎。长沙附近的易俗河成了百谷汇集区。“与粮仓相比,米袋是闭塞的,年贸易量达到200多万吨。”1726年(雍正四年),清政府由藩属部发文,开设各种牙店,提供交易场所,米市正式形成。长沙集镇有35家牙店,其中24家是粮店。长沙粮店的繁荣吸引了长沙附近的小米城向省城聚集。与此同时,出现了将大米加工成大米出售的人工磨粉机、牛磨粉机甚至机器磨粉机。光绪年间,长沙有500家店铺,大部分位于碧香街至漕朝门一带的沿江,尤以朝宗街为甚,故称“米街”。清末民初,长沙的粮食产业开始分化为以加工为主的碾米业、以储粮为主的粮库、以代客交易为主的粮店和纯零售米店四大自然产业。1908年,曾国藩的女婿聂继贵在长沙开设了谢峰粮库。长沙米市的繁荣,除了长沙特殊的地理和经济地位外,主要是基于湖南省相对发达的粮食生产。当时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四川。长沙闻喜大火后,米市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逐渐恢复。到1947,长沙的粮食行业已有700多家企业。
简而言之,这个米市主要在长江沿岸,水运便利;长江沿岸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