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是怎么发明的?各位,谢谢。
面包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酵母和水制成面团,经发酵、烘烤制成表面呈褐色、质地有弹性的海绵状的干皮的一种食品。面包是从西方引进的。面包传入中国时,主要被西方人使用。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面点师的提高,它已成为中国面食小吃的一大类和方便面之一。面包的商品名称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①软面包。糖、油、蛋、奶等成分高,成品松软,又称重面包、甜面包、点心面包。②硬面包。糖、油等成分低,成品质地较硬。又叫素面包、淡面包或咸面包、主食面包,一般为枕形、纺锤形。各种面包的共同质量要求是金黄色或棕黄色,均匀、光滑洁净,形状大小一致,香味浓郁。横切面孔隙细小均匀,比容在3.4以上,有弹性,柔软清新,不粘腻,不咬不酸,中心含水量34.0% ~ 44.0%。总结一下所谓的面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与水、盐、酵母混合制成面团坯,再通过烘烤、烘焙、蒸或油炸等方式加热而成。通常,当我们谈到面包时,大多数人会想到欧美面包或带馅甜面包的日本面包。其实按照上面的定义,面包是一种更广义的食物,世界上有很多特殊种类的面包。除了黑麦粉和小麦粉,荞麦粉、糙米粉和玉米粉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制作面包。有些面包通过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更加蓬松柔软;相反,有许多面包不需要发酵。虽然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同,但都叫面包。面包又称人造水果,品种繁多,口味各异。面包是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吃多了容易肥胖。面包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西方国家人民的主食。面包含有一定的水分,在口中可以接受,可以保鲜几天,可以热食也可以冷食。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发酵,其所含的淀粉和蛋白质初步分解,加上多孔组织,食用后消化吸收率高。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面包产品已经能够大规模高效生产。面包可以通过一次发酵(直接面团法)和二次发酵(酵母和面团法)来制作。与一次发酵法相比,二次发酵法生产的面包体积大、松软、气泡细、风味好、陈化速度慢、酵母用量少,但需要更多的设备、车间和人工,生产周期较长。二次发酵法的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一次发酵(酵母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面团发酵)、切块、和面、中间醒发、成型、最终醒发、烘烤、冷却、包装。成型并最终醒发的面团(面包坯)被送入烤箱进行烘烤。现代大型烘箱多为输送隧道或叠层隧道。烤箱分为几个部分,可以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湿度。0.5kg面包需要在215 ~ 225℃下烘烤约17 ~ 23 min。预烤面包可以让消费者省去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还可以吃到烤箱里的热面包。工厂会将准备好的面包坯在较低的炉温下短时间烘烤,使淀粉糊化,面团轮廓固定,但表面不会变成褐色。消费者只要在食用前以正常的炉温烘焙,就能得到具有烘焙风味和口感的新鲜面包。面包的商品名称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①软面包:糖、油、蛋、奶等成分较高,成品质地较软,又称重面包、甜面包、点心面包。(2)硬面包:糖、油等成分低,成品质地较硬。又叫素面包、淡面包或咸面包、主食面包,一般为枕形、纺锤形。各种面包的共同质量要求是金黄色或棕黄色,均匀、光滑洁净,形状大小一致,香味浓郁。横切面孔隙细小均匀,比容在3.4以上,富有弹性,柔软清新,不粘腻,不咬不酸,中心含水量34.0 ~ 44.0%。不同国家的不同面包日本的面包起源于葡萄牙语的pao。大约17世纪,来到日本的葡萄牙人把面包及其名称带到了日本。葡萄牙语中的“pao”一词据说来源于拉丁语“Pane”。在日耳曼语系中,面包的发音不同,英文读“bread”,德文读“brot”。欧洲国家的面包,无论是“pao”还是“Bread”,都是借助埃及人发现的酵母制作的。无论它有多少变化,都可以说只有一个来源。中东国家的面包用的是酵母,但发酵不充分,所以做成薄面包烧烤。在以印度为中心的一些地区,制作面包时不使用酵母(面包被称为naam)。基督教圣餐(东正教除外)用未发酵的面团烤面包。中国的羌饼、馒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面包。历史与发展早在100万年前,西亚的古代民族就已经种植了小麦和大麦。当时,谷物被石板碾成粉末,与水混合,在热石板上烘烤。这就是面包的起源,但它仍然是未发酵的“死面”,也许称它为“烤饼”更合适。大约在同一时期,北美的古印度人也用橡子和一些动植物的种子制作烤饼。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首次掌握了制作发酵面包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