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硫玻璃制品始于何时?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金、银、玉、琉璃、陶瓷、青铜)之首,佛教七宝之一。明代基本失传。但即使是非常不完整的明代工艺,也还是有等级保护的,而且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透明了,所以称之为药玉。《明制》载:皇帝赏赐给状元的首饰为药用玉,只供四品以上。
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密切相关。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和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化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包括纯砂和石灰石。熔化温度为1200摄氏度。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的熔化,排出的铜渣中会出现玻璃状物质,呈丝状或块状的硅化合物。由于一些铜颗粒侵入玻璃中,器皿在高温下因氧化还原而呈现钴蓝色或钴绿色。
在中国古代,玻璃被称为“柳林”、“流光”、“琉璃”,南北朝以来也被称为“里坡”。根据《广雅》和《集解》中的记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琉璃”是玻璃珠等用火烧制的透明物质的总称。明清以来,人们称“琉璃”为不透明,这当然不同于玻璃。古语有云:“窗扇多为绿釉窗,皆有光,不可藏发。”。说明那时候透明的门窗是可以完全暴露的。又有云:“釉面玻璃使其透孔发光。”。可见所谓的“窗明几净”并不现代。
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从春秋时期到现在,琉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说新语》中记载的玻璃屏风、玻璃器皿、玻璃碗和《晋书·崔洪传》中提到的玻璃钟,在安徽屯溪西周和湖南韶山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也有出土。汉墓中常见碗、钩、印等釉器。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附近也出土了一面直径234 mm,孔径48 mm,厚18mm,净重1.9kg的玻璃墙。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釉上彩器皿,河北定县一座北宋培基出土的33件遗物玻璃瓶,壁薄如纸,明如水晶;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河南密县出土的数百个蛋形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发达水平的佐证。玻璃的大规模生产始于明代,清代康熙时设置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15色以上的透明玻璃和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包丝玻璃、彩雕玻璃、鼻烟壶,都是世界玻璃艺术的瑰宝。
中外古代玻璃器皿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铅钡玻璃”和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种不同的玻璃体系。中国古代玻璃主要由铅和钡组成,据说是古代道家炼丹师不小心烧制出来的。烧制温度低。虽然色彩鲜艳,闪闪发光,但易碎,透明度差。它不适合突然冷却和加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随葬品,用途较窄。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出土的玻璃化学成分主要是钠和钙,克服了“铅钡玻璃”的弱点,强度高。所以这种古玻璃的使用量和产量远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保存古代玻璃器皿并不容易,因为大多数古代玻璃器皿都是“铅钡玻璃”,易碎,出土时很多器皿已经破碎或损坏。除了少数出土文物,民间流传的完整文物并不多,大部分保存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据统计,近十年来,各地出土的完整釉上彩器非常少,民间流传的古代釉上彩制品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前段时间在央视《鉴宝》栏目,一位鉴宝人拍下一件清代的龟甲鸭笔洗复制品,高6.5厘米,长10厘米,专家估价8000元。而且国外对玻璃器皿的喜爱远远超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