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敬畏是什么意思?
所谓敬畏,其实是人类对世间万物的一种态度。“敬”就是尊重;“怕”就是害怕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尊重和害怕”。“尊重”是可以培养的,“恐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走得远、稳、快。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和规律都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如果我们心存敬畏,就不会为所欲为,就不会听信道听途说,就会知道如何阻止一切,知道如何选择。
南宋学者朱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的根就是道教。道教作为华夏子孙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的根和本。
成语寓意
人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说到底,是因为一个读书人始终对自己的使命和岗位心存敬畏。
所以,即使被打压,被不公平对待,他们依然可以置之不理。他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他们就会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个目标。当他们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承诺,对得起自己所尊重的人和事时,他们就会无忧无虑,生死由命。
君子坦荡荡,小人物总是悲伤的。坚持做更好的自己,与同频共振的人并肩而行,会生出一股无所畏惧的力量。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绝不是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他们知道人性的弱点,他们知道如何将外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但他们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用自己的热血、修养、人品去感动身边的人,从而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