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的历史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理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由于微波器件的限制发展缓慢。直到二战初期,美国海军成功研制出第一条相控阵雷达线,但由于移相器控制速度慢,与机械扫描雷达天线相比并无优势。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弹道导弹等高速进攻性武器的防御和各种军用卫星在太空中的探测、监视和跟踪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铁氧体技术和半导体微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发展。
比如林肯实验室就对相控阵雷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中期,舰载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安装在企业号(uss enterprise)上。最终FPS-46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60年代FPS-85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开启了相控阵雷达的新时代。
今年美国在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研究方面最为成熟,在地面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方面都成功研制了相应的相控阵雷达天线。
中国的相控阵雷达技术这几年发展很快,我们也和美国在最先进的数字相控阵雷达上展开竞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能制造数字相控阵雷达,其他国家都远远落后。
而且,只有少数飞机有这种雷达。比如F22和F35的雷达都是数字相控阵雷达,但是体积小。
中国最新预警有中大型数字相控阵雷达,政府公开报道过。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战争对雷达提出了新的更具挑战性的要求。MEMS技术、GaN等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将对相控阵雷达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满足当前相控阵雷达的需求,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发展呈现出有源化、数字化、宽带化、毫米波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等几大趋势。
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追赶仍然是当前中美军事角力场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