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建立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
马克思指出:“一切以前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我们只是以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来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们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而不是从主观方面来理解。”可见,不懂实践是它的主要缺点。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于以往哲学的地方。深受达尔文自然进化论的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当然应该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进行总结。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和生态在不同的时期得到了发展。而社会形态是不断发展的,这是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扩展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不足之处,马克思没有发扬历史完善的精神。但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这个概念已经是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进化的最高概括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中国理论界有一种公认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6月1859+0日为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首次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经典表述。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准确。笔者认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原理的规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在这部巨著中,马、恩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斯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这部巨著的第一卷是《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斯泰纳为代表的德国近代哲学批判》。第一章是“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在讨论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
为便于分析和研究,现将近1000字的《历史唯物主义形态学》抄录如下:
“这种历史观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中考察实际生产过程,理解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即不同阶段的市民社会,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我们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阐明各种理论产品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追溯它们的生产过程。当然,通过这样做,可以完整地描述整个过程(从而可以描述该过程的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历史观不同于唯心史观。而不是在每个时代寻找某一个范畴,总是站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的角度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的角度解释观念性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都不能被精神批判所消灭,也不能被融化为‘自我意识’或变成‘幽灵’、‘怪影’和’。历史、宗教、哲学和其他任何理论的动力都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像“精神生于精神”那样融进“自我意识”。历史的每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和一定的生产力总和。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遇到了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环境。这些生产力、资金、环境虽然被新生代改变了,但另一方面也是事先约定好的。因此,这一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每一个人、每一代人作为现成的东西所承担的生产力、资本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就是哲学家所想象的‘实体’和‘人性’的现实基础,也是他们所神化和对抗的东西。这个基础虽然被以‘自我意识’和‘唯一’出现的哲学家所抵制,但对人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和影响。每一代人所面临的生活状况,也决定了历史上周期性重复的革命冲击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一切现存事物的基础:如果这些进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尚不具备,也就是说,一方面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不仅反抗旧社会, 而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和旧社会赖以存在的‘总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 * *资本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虽然这种变革的思想被表达了上千次,但对于实际的发展却没有任何意义。 " 〔1〕
从上面引用的陈述中,我们不难理解,这段话中的一些词语虽然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却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社会革命和人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学上的上述表述,我们可以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起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历史发展的起点在哪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观点完全不同。唯心主义把头脑中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把人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起点,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社会有机体普遍性的理论表征。原因在于对历史发展起点的不同理解。因此,马、恩对此特别重视,并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次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性质。只有把这样的物质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个内容,马和恩在上面的声明中说的很清楚了。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和“不同阶段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意义相同的概念,不仅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范畴之间的关系,而且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通过“阐明各种意识的理论产品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溯它们的产生过程”。马和恩也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完整地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恩在阐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时,向我们指出,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力。我们不应该从范畴和概念的角度来解释实践,而应该始终站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来解释概念。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任何一个观念放到社会实践中,就能找出它的脉络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和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误都有其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个社会基础,消除唯心史观的错误思想和谬误。在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在上述论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有关。同时,马和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每个历史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它的发展和特殊性质。“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是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当然,也被新生代改变了。但它“也预先规定了新生代的生活条件,使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特殊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过程。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只能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发挥作用,有自己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绝不会因为历史唯心主义者的抵制而削弱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革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想法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些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和旧社会赖以存在的‘总的活动’”,这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显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面的陈述中是非常清楚和明确的。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学上的上述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往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澄清问题的目的而总结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曾在单行本1888的序言中说,在形态学上对唯物史观的解释“说明了我们当时的经济史知识是多么不足”。[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此后一直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为此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经过15年的研究,他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在序言中,历史唯物主义再次得到表达。(这一表述在理论界也被称为“经典表述”)比较《形态学》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两种表述,还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剖析。但两者的相似之处更为明显:都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容,强调了人类一切历史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应从物质生活的关系中认识历史和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的根源与物质因素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唯物史观在形态学上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并构建框架,而在序言中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为其提供实质性的论据。所以两者都可谓“经典”。两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最完整、最准确、最完美的表述。
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形态学》对唯物史观的上述表述未能概括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也没有详细解释一些基本原理和范畴,但仍不失为一部“经典”。列宁曾指出:“唯物史观的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充分发挥唯物主义的作用,即将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现象,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最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这些动机产生的原因,没有触及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没有解释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使我们第一次能够以自然历史的准确性来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化。”[3]从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学上的表述而得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五个基本原则中,不难看出,以前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有从物质生活中考察历史的发展,没有解释人的活动,在这里已经完全消除了。马、恩从历史发展的起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深入发挥唯物主义,揭示了人们在历史活动中产生思想动力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和进行社会革命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切足以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列宁选集,1960和197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