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德育”的重要作用

“培养谁,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寓言故事:“你在哪个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说:“在幼儿园,我学会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了为做错事情道歉,学会了仔细观察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我这辈子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事?在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德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了党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德育就是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但纵观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以德育人的目标背道而驰。比如拥挤的“优秀班”,拥挤的“初中生”,减不下来的大书包,办学的追名逐利,似乎都指向一点,“教育”远比“育人”更有吸引力。结果呢?孩子考试成绩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是社会的道德水平却没有跟上。否则,有必要讨论如何帮助摔倒的老人吗?“小岳跃”事件还会发生吗?爱因斯坦难忘的一句话:“仅仅用专业知识来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的人。”

要想成功,先成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道德修养,“德”为先。美德就是建立美德。《左传》说:“天下有德,其次有功,其次有言。虽久,谓之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教育。舍身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玉喜,蹭宝马后留言要求赔偿的扬州小伙许...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于只知道学习的考试状元。

像庶人一样,重要的是进入内心。多元的价值观、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海量的信息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的德育或许可以用分数“检验”水平,但不可能把“德”字刻在孩子的心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立德庶人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道德修养,师德为楷模。“学高为师,为人师表”,知识是可以用语言传达的,美德是需要言传身教的。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青年一代成长的重任。立德庶人成功的关键是先立教,培养和造就一支学识渊博、廉洁奉公的教师队伍。严格的考核管理和健全的制度规范,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到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教育任重道远!(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