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春节习俗了解多少?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习俗在当代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春节的习俗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传承文化精神,体现家庭团结,祈求财富和幸福;传达了当代人的文化追求,感受了浓浓的年味,开启了一年的新篇章。

腊月二十三

祭灶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很广。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神。人们称这个神为“命命菩萨”或“厨主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命名的“九天东厨司令”,负责管理各家的灶台,被奉为家中的守护神。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被称为“厨王奶奶”。

民间传说,除夕夜,灶神带着一家人应得的吉凶祸福,和其他神一起来到人间。灶神被认为是指引天上诸神的。其他神过年后又升天了,只有灶神会在人家的厨房里呆很久。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灶”。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灶。据说灶神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

腊月二十四

扫尘是年终大扫除。为了迎接春节,彻底打扫屋外、屋前和屋后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北方叫“扫地”,南方叫“除尘”。中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扫尘的习俗。这种习俗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的目的是扫除一切厄运。这寄托了人们开创新局面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喜悦。

腊月二十九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有一个鬼世界,里面有一座山,一棵覆盖面很广的大桃树,顶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一鸣,夜游的鬼魂就会赶回鬼域。鬼域之门位于桃树区的东北方向。门边站着两个神,分别叫申屠和雷宇。如果一个鬼魂在晚上做了一些不自然的事情,申屠和雷宇会立即找到它,抓住它,用芒草制成的绳子绑起来,送给老虎,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鬼魂都害怕申屠和雷宇。于是,人们用桃木雕刻出它们的样子,放在门口,以辟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刻在红木板上,认为这样做也能辟邪。这种红木板后来被称为“符涛”,春联的前身。

为了祈祷,有些地方还保持着贴门的习惯。在民间,门神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古人认为长相怪异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气质和非凡的技能,而钟馗这位受人敬仰的捉鬼者就是这样一个奇形怪状的人物。所以民间的门神总是怒目而视,面目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兵器,随时准备与胆敢上门的鬼怪作战。因为中国房子的门通常是两个相对的,所以门神总是成对的。唐朝以后,除了和,人们还把唐朝的两位武将秦和尉迟恭当作守门人。相传唐太宗生病,听到门外有鬼哭。他整夜不安分,于是他让两位将军带着武器到袖手旁观门口,第二天晚上就没有鬼魂骚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种习俗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

春节期间在城乡张贴年画也很常见。丰富多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许多繁荣幸福的节日气氛。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淳朴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目前国内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木刻年画,表现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赵、班戟、绿珠。最受人们欢迎的是一幅“老鼠结婚”的年画,它描绘了老鼠根据世界习俗与新娘结婚的有趣场景。

贴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异彩纷呈。

贴“福”字每当我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福”字,希望好运进家门。很多地方把“福”字倒过来,利用“道”与“道”的谐音,表示“福在此”。中国民主民生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应该贴反。大门上的“福”字是“迎福”、“纳福”的意思,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肃穆之地。贴的“福”字一定要庄重大方,所以要贴对。把“福”字倒在门上,头重脚轻,不敬,违背了中国“门文化”和“年文化”的精神。民俗学强调规范,规范是应该被重视和遵守的,应该表现出一个文化的高贵和尊严。

除夕

在古代,这种习俗非常盛行。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去野外扫墓,有的去祠堂祭祖。他们大多在家里依次把祖宗牌位放在正殿里陈列供品,然后由祭拜者按年龄顺序祭拜。汉人祭祖,多做鱼缸,盛满高碗,颇有敲钟之意。除夕和大年初一会做素饼,最后一天晚上上元宵。每天早晚烧香磕头,奉上新茶。

春节,祖坟一般在除夕。去祖坟,邀请去世的亲人回家过年。上坟放鞭炮,烧纸,给家里去世的亲人磕头“回家过年”。扫墓后,一定要背着手走回家。你不可以打架、转身或探访。一定要直接回家,这也是把祖先的福报和财富带回家。回到家,在祖宗牌位前烧香磕头,说:“你在家过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西晋地方志。这种习俗逐渐流行起来。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首诗《守岁》:“寒辞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天,人们都习惯守着年夜饭,迎接新年。在古代,守岁有两层含义:老人守岁即“辞旧”,表示珍惜时间;年轻人保持年龄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古往今来,无数学者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述。在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有“年年敲钟”的习俗。除夕子夜,钟声响起108消除世间108种烦恼。唐代诗人张继在他的《枫桥夜泊》一诗中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点:“寒夜和江枫担心钓鱼时睡觉。姑苏城外寒山寺,子夜鸣客船。”

天地桌天地桌是临时的供桌,是专门为除夕设计的,主要是用来接神的。一般没有大佛寺的人特别重视,因为平时给佛的供品很少,年底要给佛一大笔酬劳。《天地表》的内容与常年佛寺不同。除了一些挂钱、香烛、五祭、大祭之外,崇拜的偶像大多是临时性的,比如《百分比》,是木刻版的偶像专辑;《天地三界十八佛神》,彩印大全典,大黄流苏纸木刻;福禄寿三星写真等。上面的图像有些会在接神后焚化,比如“百分比”,有些要到五更甚至元宵节才会焚化。桌子的位置不统一。比如房间宽敞,可以放在房子里。如果家里没有地,就放在院子里。

吃年夜饭是春节里家家户户最热闹、最享受的时候。除夕夜,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全家团聚,围坐在桌前,吃团圆饭。我心中的成就感真是难以言喻。年夜饭的花样很多,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侧重。北方人习惯在春节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收神是分新旧年的,但收神的时间并不统一。有些人在孩子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些人在孩子“对了”的午夜开始接神,有些人在孩子“对了”之后才接神。祭祀结束后,各路神仙回到天宫,不理会世俗事务,过了除夕,也就是新年到来的时候,又来到人间议事。接神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家中最年长的人主持。因为神仙在天界住的方向不同,下界自然来的方向也不同。至于和谁见面,从哪里来,要提前查“宪书”,带领全家人在院子里捧香,按照他们的指引去见神灵。按位置磕头后,站好直到香火耗尽,再磕头。最后,把香根、神像、元宝取下来,放进院子里早已准备好的钱粮盆里,用松枝、芝麻秆烧了。收神时鞭炮齐鸣,气氛异常浓厚。

踩神之后,芝麻秆从街门铺到家门口,人在上面走,发出响声,称为“踩岁”或“踩神”。因为“碎”和“宝”是谐音,所以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驱邪。

在旧社会,自春节午夜打开金融大门以来,就有人送财神。财神手里拿着一张纸在门外喊道:“送财神的来了!”这时,房子的主人欢迎财神的到来,并把奖赏给了来人。送财神的时候说些吉利的话,比如“金银财宝滚滚来”“左边有一对金狮,右边有一对金凤凰”。此外,还有人身穿红色长袍,头戴纱帽,嘴上蓄着胡须,背上背着黄色布袋,扮成财神,身后跟着几面锣鼓,挨家挨户分发财神的塑像以示酬谢。每次走到别人家门口,我都会唱一堆吉祥话,比如“左边厢满金银,右边厢满财宝”,直到主人高高兴兴地接过财神的雕像,给他们一些钱。这些人才互相感谢,一会儿打得更狠。在锣鼓声中,转向其他人。

年夜饭后,家里的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祝晚辈新年平安。压岁钱,又称“赢钱”、“压岁钱”等。最早的压岁钱的“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造成钱币的吉祥物品或辟邪物,是小孩子佩戴的护身符。因为“鬼鬼祟祟”和“老”是谐音,所以压岁钱有“恶心鬼鬼祟祟”的意思。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把现实流通中的硬币作为压岁钱,明清时期广泛流行。明清时期,长辈在年夜饭后用红线将铜钱串起来直接给晚辈,或在晚辈睡下后放在床脚或枕头旁。父母在使用纸币时,喜欢选择号码相连的新钞,这预示着后代将“一次次发财”、“一次次升官”。还有红纸包的钞票,这种压岁钱叫“吉利红包”。

农历新年第一天

开鞭炮是指新年到来时,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用鞭炮声辞旧迎新。

喝屠苏酒和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的习俗中,全家人在元日喝屠苏酒以消除不良倾向。大多数人喝酒,总是从老年人开始;但是喝屠苏葡萄酒正好相反,从最小的开始。也许是年轻人一天天长大,先喝酒表示祝贺,老年人晚喝酒表示挽留。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除日》中写道:“年年岁末,不知已饮屠苏七十余年”,这是风俗。在古代,这种独特的饮酒顺序往往会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说扫帚生日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用扫把,否则会扫掉运气,毁了钱财,还会招来“扫把星”,带来厄运。如果一定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往里扫。这一天不能往垃圾上泼水,怕破财。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仍在许多地方保持着。大年三十不放扫帚,不倒垃圾,准备一个大桶装废水,当天不洒。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然后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快乐。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户主领着几个人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同事邀请几个人拜年;还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叫“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

农历一月二日

出嫁的女儿正月初二回来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礼物可能没那么重,但“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有外甥,姨妈又要出钱。虽然她是初一给的压岁钱,但这次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这种习俗被潮汕人称为“吃宵夜”。顾名思义,只是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祀财神(北方)在北方,财神是在正月初二祭祀的。在这一天,无论是商业商店还是普通家庭都会举行祭祀财神的活动。各家各户在除夕夜向财神献祭,事实上,他们焚烧了买来的粗糙印刷品。这天中午想吃馄饨,俗称“元宝汤”。鱼和羊肉被用作祭品。这一天,老北京的大商家都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用“五祭”即全猪、全羊、全鸡、全鸭、红活鲤进行祭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发财。

在正月的第三天

早年是天庆节,宋代的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为传说有天书下凡,真宗颁布圣旨,将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等休五天。后来叫小年潮,和小年潮一样。

贴“红嘴”在中国南方,大年三十早上要贴“红嘴”(禁口),认为这一天容易发生争吵,不适合拜年。所谓“红口”,通常是用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的红纸条,在上面写上安全进出等吉祥话,粘贴在前后门的上方,另一张放在垃圾上,把垃圾挑出来扔掉。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堆积的,一定要清理干净一起倒掉,直到初三,否则相当于家里金银财宝外流。

“送年”一般在晚上举行,将神灵和祖先送回天堂。

正月初五

祭祀财神(南方)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祀财神。据民间传说,财神就是五神。所谓五道指的是东西南北,意思是出了五道门就能拿到钱。每年新年,人们在正月初五的零点打开门窗,烧香,燃放鞭炮和烟花来欢迎财神。接了财神之后,大家还是要吃路酒,经常要吃到天亮。每个人都充满了发财的希望。愿财神在新的一年里把金银财宝带回家,发大财。按照习俗,越早接路头越好。你收到的第一个就是真神,特别有效,所以叫“抢道头”。有的地方一月初四真的是“抢道”,成了风俗。

正月初五送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色习俗,意思是祭祀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小子”,据说是颛顼的儿子。他又弱又矮,喜欢穿破衣烂衫,喝稀饭。有的地方,初五禁止出门,鲜肉要放在锅里烤,豆子要炒得噼啪作响,以为这样可以破穷得财。另外,在旧时的除夕或正月初五,人们要吃得很饱,俗称“填穷坑”。民间流行的送贫习俗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过去的贫穷和艰辛,迎接新的一年更好的生活的传统心理。

春节期间开市,大大小小的店铺从大年初一就一起关门了,但是正月初五就开门了。人们认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一定会带来财富。

正月初七

第一个月的第七天是人类日。汉代就有人开始遵守日常习俗,魏晋以后才开始重视。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春饼卷“盒菜”(一种煮熟的肉类食物),并在院子里铺煎饼,以熏天。

吃七宝汤是用七种蔬菜熬制的汤,在人的日子吃可以得到吉兆,据说可以祛邪治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不同的意义。广东潮汕用的芥菜、甘蓝、韭菜、春菜、芹菜、大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大蒜、洋葱、香菜、韭菜搭配鱼肉。台湾省和福建用菠菜、芹菜、洋葱、大蒜、韭菜、榨菜、荠菜、大白菜。其中,芹菜和洋葱代表智慧,大蒜代表计算,芥末使人长寿。

火神被送到山东半岛,正月初七,孩子们选一根2米左右的棍子,用麦秸捆住,称为火神。黄昏时分,火神的一端在家门口点燃,孩子们抱着火神的另一端离家出走,直到它燃尽。这个活动的意思是把火神送出家门,一年之内房子里就不会有火了,很安全。

正月初八

顺兴顺兴又称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去庙里上香,拜星王(即顺兴)。天上的星星出来后,各家都要为顺兴举行祭祀仪式。祭天时,要在书桌、灶、门槛、壶等处放一盏“金灯”(黄色鼻烟)。并将其点燃,称之为“散灯花”,寓意避凶。祭完星星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过元宵节。

祈福放生正月初八有一个“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和鸟拿到外面放生到野外。明代刘东在《帝都风光略》中记载:“正月初八,在始兴巷放飞鸟雀、盆中鱼虾、田螺、蚌类。罗塘前,僧人们说着梵语,千人相对,羽毛在空中飞舞。邪恶落在房子上,但当他们移动时,他们就走了。水之类的东西扔进皇城金水河的笋子和鱼饵里。”第八天的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尊重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观,也表达了新年伊始,人们对世界上各种生物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九月初

正月初九是天,相传这一天是天上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上生”。天是玉皇大帝,道教称其为“元神”,是主宰宇宙的最高神。他是统率三界所有神和地上所有灵的最高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是祭祀玉帝、道观、斋戒上天。有些地方,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妇女们会准备香烛和斋饭,放在院巷门口露天祭天,祈求上帝保佑。

正月初十

十、谐音“石头”,所以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磨、磨等石器都不能动,甚至为了怕伤到庄稼,还会祭出石头。这个习俗也叫“石不动”、“十不动”。在河南,这一天家家户户在石头上烧香进贡,午饭一定要吃包子,以为吃了饼一年之内就会富贵。在山东运城等地,有举石神之举。库亚之初,人们把一个瓦罐冻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第十天早上,坛子鼻子用绳子绑好,10个男生轮流抬瓦罐。如果石头没有落到地上,就预示着那一年的丰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是“女婿节”,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第九天庆祝“天降”剩下的食物很多,除了第十天吃一天,所以希望人长久,父母春节不用再花钱了,我就用这些剩下的食物招待女婿和女儿。民谣叫《十一个女婿》。

正月的第十二天

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节,买灯笼,搭灯棚。有一首童谣是这样说的,“十一人鼓噪,十二人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亮,十五行半月,十六人毕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元宵节,也叫灯节,节日和习俗活动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就节日的长度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持续十天:白天是城市,非常热闹;晚上点着灯很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食品风俗用品

腊八粥腊八粥不仅香甜可口,还能顺胃气,生津止渴,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喝腊八粥在中国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岁之末,庄稼已经收割晒干,人们就去野外猎取动物,祭祀祖先,以祈求长寿,避免灾难,这就是所谓的“腊祭”。南北朝时,正式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实现开悟的,所以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教开悟节”。腊月初八,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春节吃年糕,“宁取一年不如一年,祈福一年。”意思是每年都很顺利。年糕的种类有:北方的白年糕、黄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台湾省有红龟饼。汉代方言中已有“高”的称谓,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饺子有在除夕吃饺子的传统,但吃饺子的习俗因地而异。在一些北方地区,也有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人们在辞旧迎新时表达对好运和好运的祝愿的一种独特方式。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好运,吃饺子意味着过得好。餐桌上的饺子象征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的意思。包饺子的时候,有人还包了几个开水消毒过的硬币,说谁先吃谁多赚钱。

元宵在南方被称为“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人们习惯在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元宵节被道教称为“上元节”。据元代易图真(少女)戒指故事和《三玉帖》记载,嫦娥奔月后,易病死。正月十四,一个少年突然求见,自称是嫦娥的使者,说:“夫人知道你在想,没有办法下去。明天是满月,你要用米粉做药丸,放在房间的西北方,叫夫人的名字,三夜就可以下去了。”你遵法,嫦娥真的来了。可见,元宵节吃元宵,寓意“团圆如月亮”。

在明朝,元宵节在北京非常普遍,做法和今天没什么区别。清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灯会”和马思远灯会。民国初年,袁世凯下令禁止喊元宵,因为它与“宵远”读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