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部金融史——永远用你的钱去服务比你有钱的人。

我在两周内看完了这本可以颠覆我理财观念的书。虽然对金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看的比较正统的教材,比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投资学等。,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为《金融史》的书时,瞬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我看到作者直击金融的本质:“永远用你的钱去服务比你有钱的人”时,我的内心还是被震撼了。金融本来就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资本天然的逐利性,才驱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那个叫“钱”的东西前赴后继。不是人们长时间不记得历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灾难,也不是人们被金银所吸引。作为世俗世界的凡人,来到世间,总会有所追求。很多人追求的无非是权力、财富、荣耀、美貌,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金钱上的,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以账户上那些代表钱的纸片和数字,就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所以我对股市追涨杀跌、银行挤兑等一些看似不理智的行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因为当时在他们看来,那才是最理智的做法。你永远不能要求人们为了集体和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这可能就是宏观经济理论看似完美实践却屡屡受挫的原因。

这本书的结论是“危机总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存在于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危机的地方就是天堂,是* * *资本主义社会。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清楚地揭示了人类自私的本质。也许只有接受残酷的现实,才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繁荣,因为资源会在每个人利己的前提下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这恰恰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其实“二八法则”会一直存在: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只要不玩得太狠(就像“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我们就是那99%”),人终其一生都会追求一件东西,毕竟,你砸了谁就跟你急!

《世界是一部金融史》阐释了一个主题:世界的发展史是由金融书写的。这本书不仅揭示了金融发展的路径,也解释了金融的规律。让我知道金融的历史被战争和泡沫颠覆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与此有关。

到底什么是金融?其实金融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金融。但对于金融来说,“钱也是卖给买得起的人的。”这就是金融的本质:永远用你的钱去服务比你有钱的人。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金融随处可见。很多人从不避讳以金钱为最高追求目标。演绎了许多人类贪婪的蓝海和掠夺战争。

牛顿说: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行轨迹,但很难预测人会这么疯狂。世界金融史:有英国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等。,而人类的贪婪无处不在。我们人类一直没有走出贪婪的本性。

因为战争,金融也遍布各地。说到底,国际政治舞台还是经济地位的话语权。而发动战争成了财富再分配的最佳手段。

从法国和英国的历史来看,那些教会、商人和圣殿骑士的财富被当局“掠夺”并重新分配。“海上信用”源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由联邦政府出资购买军火,并租给盟军。二战后,美国成为最大赢家,美元成为“王者”。此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承认美元为“自由兑换货币”。战争无疑成为财富再分配最“高效”的路径。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是反人类的。以他人的利益和生命为代价。这与我们追求美善,追求下一代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

展现一部世界大战的血腥金融史。金融也推动世界走向文明和繁荣。纵观历史,无论是1929的金融海啸,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新秀和金融精英依然层出不穷,就像东方的太阳每天都在升起。我认为:这些迭代的新金融人才是构建金融创新的生命之源。

《世界是一部金融史》这本书也提到了索罗斯的一个观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如果基本假设是错的呢?后期逻辑再完美,整个经济学大厦也是无源之水。

但我想:即使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正确的,后期的逻辑是多么完美。但人总是有缺点的,有缺点就看不清楚金融市场的走势。市场永远不会有大腕,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

CDO创始人贝尔斯登的破产是一个无解的工程:有158历史,净利润42亿美元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死亡,被业界誉为“有19条命的猫”。还有摩根士丹利和美国独资银行高盛的终结,甚至百年通用汽车的死亡。这些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如何把金融对冲和杠杆玩到极致,没有人会永远一帆风顺。

市场永远不可能被任何人控制。它总是往下掉。就像金融工程模型可以分散金融风险一样,它模拟不了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分散系统风险。

就像昨天倒掉的牛奶和倒下的雷曼兄弟,两者没有区别。无非是创新潜力耗尽,过剩产能无法再分配。目前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避免经济危机再次爆发!

我认为:遵守法律,但没有法律就是法律。对市场的恐惧,对一切的恐惧,就是规律。因为没有人是市场的“王”,也没有人是市场的“神”。市场总会有起伏,就像大海的潮汐,有起伏是完全自然的。

只能坚持为金融造血输血的实体经济。不断创新全新的技术、全新的产品和更好的商业模式。让“精英”人才流向实体产业,流向提升人类生活的科技领域,而不是专注于“金融”虚拟经济。

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让金融“脱虚向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世界进步,陪伴人类走向更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