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歌剧赏析
1945年5月,《白毛女》作为给党的七大的献礼在延安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随后的演出过程中,剧本不断修改完善。由于《白毛女》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它在土地改革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白毛女》演五幕。第一幕有四个场景,正文只选了第一、二个场景。第一幕是剧情的开头,交代了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1935年冬,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和河北省某县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村,提供了主角生活和活动的特定环境,支配人物行动和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前两部戏中,剧中主要人物相继登场,个性鲜明,很快形成尖锐的戏剧冲突,导致剧情更加深入。
第一场,我写了一个故事,讲的是Xi儿盼着她爸爸回来,杨白劳藏账后回家。有人指出那是除夕,增强了悲剧气氛。Xi儿是全剧塑造的一个叛逆的农民形象,但她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她刚出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女儿还是乳臭未干。虽然生活给她的内心蒙上了阴影,但她仍然充满希望和幻想。她焦急地希望外出躲债的父亲“早点回家”,以便“过个好年”。杨白劳回来后,Joy开心的拿着爸爸带回来的两斤白面,又惊喜的让爸爸用红绳给她系上,羞涩的跟爸爸撒娇,还开心的贴门神“叫木仁智,要买单,进不去”“假装不知道”打断爸爸关于她结婚的谈话。作品通过几个动作和唱白,让一个天真、单纯、热爱生活的农村姑娘脱颖而出。这样,意外的麻烦在背后对她的打击就更加沉重,更加震撼。与Xi尔不同,杨白劳是在地主阶级长期压迫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所以精神疲惫,心情沉重。唱段以及作者在他出场后为他设计的一系列动作,如“畏缩地环顾四周”、“用手止住喜悦不要大声说话”、“急切地提问”等。,重点是“藏账”引起的紧张情绪。当他想到自己“终于逃出来了”的时候,心情立刻好转,从口袋里掏出了三份微薄的“年货”,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贫困农民非常朴素的生活愿望。两公斤白面粉和一根红绳表明了他对Xi的爱,也表明了他希望有一个最低限度的人类生活。看门人流露出胆怯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摆脱地主压迫,过上安稳生活这一最简单要求的向往。从杨白劳对Xi儿婚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虽然不看好自己的人生前景,但为了女儿的幸福而努力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一场景表现了父女俩真挚的爱情和骨肉亲情,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调,充分表达了杨白劳、Xi和被压迫农民的愿望。穆仁智的突然出现立刻改变了场上刚刚轻松的气氛,剧情再次掀起波澜。杨白劳与穆仁之的下台给观众留下了悬念,预示着戏剧冲突即将爆发。
在第二个场景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偿还Xi的债务。场景和氛围的渲染与第一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家笑几家愁”表现了两个阶层的对立。《逼债》这部剧写得很好。黄世仁在演奏完《微醉心满意足地剔牙》后的演唱,勾勒出了一个恶霸地主的嘴脸,指出了他的无耻企图。杨白劳“胆小”的参赛表现了他性格的弱点;“很快回来”的希望显示了黄世仁的幻觉。黄世仁先是假装客气,悄悄结账,然后让杨白劳“到现场核对账目”。杨白劳恳求道。黄世仁那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莫大的讽刺,反映了他恃强凌弱、非理性的真实面目。当木人智趁机提出要带欢喜去还债时,杨白劳听到了晴天霹雳,大声呼救。黄世仁、穆仁智和他们的甜言蜜语和诡计相互呼应。杨白劳虽然虚弱,但绝不会答应夺走他的生命。黄世仁翻脸无情,命令穆仁智赶快写卖淫文件。辞职的杨白劳竭尽所能地挣扎和反抗:他“上前拖住”黄世仁不让他走,“疯狂地拦住”穆仁之,质问他,还“冲出门去”,“找地方说理”。然而,在穆仁智和黄世仁的胁迫下,杨白劳被迫在昏迷中按下了女儿的手印。黄世仁怕杨白劳死在自己家里,叮嘱穆仁智抢人时要“多带人”,并且“不要大吵大闹”。可见他表面上很义气,实际上很狂妄。醒来后,他对的认识从未如此清醒,发出了“老天杀人不眨眼,黄氏家族是鬼门关”的指责,但他的挣扎也不过如此。他对生活的彻底绝望,对邪恶势力的无奈,对女儿的深爱,对自己的苦涩责任,让他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生的尽头。杨白劳在力量悬殊的冲突中失败了。他的悲剧结局是对邪恶地主阶级的有力揭露和血淋淋的控诉。黄世仁阴险、凶残、贪婪;穆仁之诡诈狠毒;杨白劳懦弱、忠诚、善良。激烈的戏剧冲突在这群根本对立的人物之间展开,人物的个性在戏剧冲突中得到进一步展现和深化。
《白毛女》是一部歌剧。从文中选取的两部剧可以看出,歌剧除了有一般戏剧的特点(即有人物、有情节、有集中、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歌剧是一种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于一体,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唱腔,没有独白和对话;另一些则是歌唱、独白和对话的结合,如《白毛女》。歌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演员的演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比如第一场的Xi儿和第二场的杨白劳的歌词就很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歌词的语言应该是诗歌的语言,不仅要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还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杨白劳躲过账单回家,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绳,唱道:“我女儿有花要戴,但我爸爸钱少也买不到。她扎了一根两尺长的红绳,给我女儿绑好了!嘿!绑起来!”这首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押韵轻松,适合演唱,表现了杨白劳对自己没能给女儿买花的歉意,对女儿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歌剧中的独白和对话往往是以吟诵或插话的形式进行的,并伴有音乐。《白毛女》中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处于次要地位,但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贯穿许多主要情节,并与音乐和歌唱紧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白毛女》是中国新民族歌剧创作的基石。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主题,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和精神面貌。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新民族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充满活力的道路。
在音乐上,《白毛女》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进行改编和创作,并借鉴了西洋歌剧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形象。杨白劳《藏帐归来》的歌曲《十里雪是白的》是根据陕西民歌《采麦根》改编的,曲调深沉低沉,是一首描绘杨白劳基本性格的音乐主题。描绘Xi二人性格的音乐主题主要来源于河北民歌《庆阳传》和《大白菜》,贯穿全剧,并随着Xi二人性格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北风吹》这一段,选取的是河北民歌《庆阳传》相对欢快的旋律;在姥姥庙见黄世仁的时候,为了表现Xi二人强烈的阶级仇恨,我采用了山西梆子的曲调,嘹亮悲壮。
《白毛女》在戏曲表演上,借鉴了古典戏曲中唱、念、道有机结合的传统,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比如Xi儿的出场,用歌声讲述了该剧的具体情况:“北风吹,雪花飘,过年了雪花飘。”爸爸出去藏了七天账,三十夜不还。阿姨把玉面给了,我等着我爸回家过年。”然后他用一段独白向观众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庭。其他角色,如杨白劳、黄世仁和穆仁智,出场时通过唱歌来介绍自己,有些地方还用独白来描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戏剧的表现方式,也注重在戏剧中学习道白。
从语言上看,《白毛女》中的对话精炼通俗,自然质朴,多采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穆仁之所言,“穷人天生奸诈,却富于良知”,“忍无可忍”,“胳膊不能抵大腿”就是富有个性和民族特色的口语。歌词简洁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腔押韵句式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朗朗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戏曲中的抒情写意,大量运用比喻、对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巧妙运用对比也是《白毛女》的一个重要特点。杨家又穷又惨,黄家人张灯结彩,过除夕。现场气氛的反差反映了严重的阶级对立。黄后,他赌博,寻欢作乐,向朝廷讨要房租和债务,并强迫出卖妇女。内外景象的对比揭示了地主阶级用穷人的骨头建造自己的天堂的邪恶本质。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剧中人物性格迥异。黄氏家奴的凶残与的淳朴忠厚有着尖锐的戏剧冲突和突出的主题。在刻画反派人物时,往往会用夸张的语言突出其本质特征。比如,穆仁之上台时的“寻租、寻租、讨债”的唱段和黄世仁上台时的“沉湎旧年,花枝招展过除夕”的唱段,表现了奴才和恶霸的不同身份和丑恶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