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的历史演变
洱源古称“浪穷”。据史书记载,西汉至南北朝时期,洱源地区为俞晔县。唐林德元年(664年)正式建立,宋朝属于大理,也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的辖区。直到1912,邓川府才改名为邓川县,朗琼县改名为洱源县,意为洱海的发源地。
洱源被称为温泉之乡,县城玉湖镇被称为“热水城”。城内温泉众多,热水沿街渠垂直流下,冬春热气缭绕,令人神往。有诗称赞:“三步温泉四步汤,蒸雾如仙境”。在众多温泉中,皇宫温泉的流量最大。位于文庙前,出水量大,温度高。它被建成了一个游泳池和一个高级双层浴室。池里常年流淌着绵长的温水,清澈见底。来这里挑水洗澡的人总是有的。
苍洱的风景中,最美的应该是双廊了。双廊位于洱源县东南,洱海东岸,在“莲花歌”和“落石歌”之上。美丽的金锁岛和鱼济岛像一对“鸳鸯”在碧绿的洱海中飘荡,构成了双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名字的由来。双廊承青山,门临洱海,近鸡足山,远眺苍山。既有钓鱼场的优势,又有“风花雪月”的奇景,因此享有“双廊苍洱风光”的美誉。
金锁岛是苍洱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四面环水,高出水面约250米,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100米。中间低,南北高,形似织布梭,故名金锁岛。据舒曼说,南诏王曾在岛上建了一座颐和园,所以他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残破的砖瓦。从金锁岛向北10公里,是一个美丽的岛屿鱼济岛,海拔只有4米左右。整个岛就像一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水中,就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岛上还建有观音阁,故又称“小普陀”。
金锁玉鸡岛的自然风光是洱海中最好的。明代云南状元杨慎与大理学者李元阳结伴游苍山洱海,曾游两岛。杨慎写了《沧浪之旅》,李元阳写了“天生一翼如金梭,力图在银水上织波;一树珊瑚藏在海底,清亮的光线在夜晚遇到月亮里的飞蛾。这里也曾拍摄过《五朵金花》等多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