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太宗学习忠言,懂得避人耳目?

在中国封建社会,“唯君是王”一直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国家政治原则,专制的皇帝当权,“独断专行”。但封建统治者为了避免政治恐慌,也建立了谏制度,让谏臣和大臣“立一功以代之”,纠正错误。所谓“献”,是指谏官或大臣就国家大事向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正确的意见被皇帝采纳并执行,不正确的意见不予处罚;“换人”是指皇帝做出的决定,包括政策、法令、制度、人事等。谏官或大臣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尤其是皇帝交办的重大问题,不需要商量。如果他认为不合适,他有责任提出抗议。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齐桓公掀起了一场大谏(参见《管子?6?1小匡),这是谏官设置的开始。到了隋唐时期,谏官组织和谏官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贞观时期。唐太宗即位期间,大力提倡君臣之间的“民主生活”,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新制度,允许谏臣和史家列席政务大厅会议,规定在会议上,无论皇帝还是大臣,如果有任何过错或不当之处,谏臣都可以亲自指出,进行辩论。这一制度既能保证谏官和史家及时了解国家大事的内幕,又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毕竟忠言逆耳,谏者的批评往往严重不顾面子,常常刺痛唐太宗,让他生气。但唐太宗能够反复控制自己的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不仅总是听劝,还经常鼓励劝谏者出谋划策,甚至多次写信求教,还经常以尊重和敬意回报劝谏者。正是由于唐太宗虚怀若谷、任人唯贤的作风,贞观年间朝廷出现了一大批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桂王、杜如晦、方,后期著名的有马周、、褚遂良。他们有着良好的作风和对当时政局的影响,促进了建议制度在封建王朝的空前发展和完善。在笔者看来,唐太宗作为一个有杀人夺权权力的皇帝,能完善谏制,能听劝,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虚怀若谷的气度。正是这种非凡的气度,使得官员们在贞观年间向皇帝进谏变得司空见惯。当时,有许多人敢于抗议,甚至语无伦次,不亚于魏徵。有一次,唐太宗想在洛阳建造甘源庙,作为他巡游的休息场所。张给写了一封信,对他进行了训诫,言辞非常尖锐。他认为唐太宗连杨迪都不如。太宗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如炀帝?我与夏杰和商纣王相比如何?”张也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这庙要是建起来,可以说结果和杰一样混乱!”唐太宗终于听从了劝谏,停止了这项工程,并赏赐张。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连淮州溧阳县的小县令也敢以“未收完”和农时不对等为由,劝阻唐太宗在那里狩猎。唐太宗起初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取消了狩猎行程。这是何等的宽容!那时候“天下,岂是王者之地?”在“领导土地,不就是个王吗?”,这位“守信用”、至高无上的皇帝想建一座宫殿,却被大臣指责连杨迪皇帝都不如;在一个不起眼的领地打猎,被一个小县令以“农时不对”为由拒绝了。但唐太宗对此并不恼火,也不生气,最后还心平气和地劝谏,并赏赐了谏臣丰厚的赏赐,这是我们今天难以理解的。追根溯源,不难看出,唐太宗谏的气度来自于他的人生经历和个人修养。作为一代杰出的守门人,唐太宗从小就受到陶文和吴略的教育,这使他不仅喜欢骑马和射击,还喜欢浏览孙子兵法。他年轻时熟读兵法,能够用孙子的话给父亲讲用兵之策和处置之道,深得父亲喜爱。唐太宗小时候随着父亲职位的转移,和家人去了很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倔强、大胆、意志坚强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遇事沉着果断。成年后,唐太宗英明果断地劝说并协助父亲在晋阳起兵,打起了反隋的旗号,然后带兵东、西、北、南;唐太宗建立后,指挥领导了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战争。当时他统一全国的突出功绩,使他的威望和权力与日俱增,政治和军事地位迅速增长。唐太宗即位后,认真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可谏者昌,不谏者亡”的道理,把“任贤良与被谏”上升到治理国家、安定民心、长治久安的高度,对待“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作为座右铭,谨记在心。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治国安邦方面的不足。他曾对大臣萧瑜说:“我少年时爱弓箭,得了几十枝,以为有更好的弓。最近我拿给弓箭手看,他说:‘都不是好弓’。我问为什么,他说:‘木心不直,脉自然斜。'弓虽硬,箭不能直。'才意识到过去的鉴定没有抓住要领。我用弓箭统治世界,却无法真正理解弓箭,更不用说世间的一切事务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想基础,唐太宗非常重视谏制度,并以随时准备谏的气度加以发展和完善,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他在位时的治国方针来看,唐太宗一定也有这种气度。唐太宗,从秦王到皇帝,伴随着隋朝的崩溃。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贞观初年的形势对刚刚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并不乐观。当时刚刚结束统一战争,社会矛盾还没有完全缓和,人心不是很稳定,全国各地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经济还处于破败状态。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成了他的一个重要问题。李世民亲身经历过打江山的残酷斗争,深知创业的不易;从杨迪皇帝的身上,他意识到保住自己的工作更加困难,这使他时刻保持清醒。所以在他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种从农民革命风暴到地主阶级的震撼力,使他能够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面对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和贞观初年的局势,唐太宗经过深思,决定以治天下为政策。治国方针确定后,唐太宗首先抓国家的政治建设,把任贤和纳谏作为保证治理的两个主要措施。这两个主要措施决定了唐太宗必须有非凡的容谏能力。唐太宗忠告的宽容,使他在任时以身作则,执法如山,戒奢从简,与民休养生息,兼收并蓄,知人善任,和衷共济,一心辅政,最终开创了“治贞观”的盛世局面;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所谓“贤明君主”,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后人称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