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矗立在成都人民南路上的成都气象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是成都人引以为豪的城市文化地标。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校区从原来的人南校区搬到了机场。按照成都市的统一规划,学校原有的南校区将被打造成为科技商贸一条街的商业中心,南校区即将成为历史记忆。学校在人南校区有着58年的悠久历史,是学校起步和走向成熟的见证。期间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许多校友成为我国气象、国防、民航等行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很多学校的老校友在得知母校即将搬迁后,都以各种方式向学校和老师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校友们希望母校搬迁时,能留下建校初期的传统建筑,让他们利用老建筑捕捉当年校园的点点滴滴,怀念逝去的纯真岁月。同时,对于在人南校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领导、老教师来说,这里是他们奋斗过、奉献过生命的地方。他们对学校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记忆,对保持着深厚师生情谊的老校区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保存学校历史的传承,尊重往届校友的乡情,学校决定按照人南东校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对西南空军气象楼(行政楼)、教学楼(含礼堂)等房屋以及新校区的道路、中央花园进行重建。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项目搬迁计划,仁南东校区将搬迁至机场校区大气观测场东侧的新征地范围内。搬迁内容主要包括3087平方米的行政楼、3669平方米的教学楼(含礼堂)及其之间的道路和中央花园。校名、校徽、校徽(2015版)设计来源:由学校的中文名、英文名、英文简称和地球图案组成,是校训生动形象的体现,寓意“牢记世界,让世界闻名。”校徽(2008版)校徽(55周年校庆)的设计解读:校庆的标志图案包括学校的中英文名称、校名的英文简称、学年。中英文校名列在标识的上下,彰显中华文明的地位;明亮的圆形块代表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地球,中间是红色调、充满活力的校名,下面是英文缩写和学年,表示学校的地位、历史和影响;两条白线是行星的运行轨迹,表示地球正在运行,充满活力;三个圆锥形的长条预示着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熠熠生辉,同时也暗示着地球文明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符合学校的宗旨。设计含义: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闪耀的文明之星;拥有55年历史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传播地球信息文明的领导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地球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成为传播信息和文明的重要国际高等学府,必将在地球人类文明中大放异彩。校徽(2004版)整体标志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名中的汉字“信”为基本设计元素,代表“信息”、“诚信”、“信心”、“信念”。校徽图案右侧是“Xi”二字的变形,凸显学院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整个校徽造型如下:1。飞翔的信鸽。信鸽是信息传递的使者,象征着沟通和交流,也代表大学生展翅,体现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特色。第二,翻开的书象征着教育,代表着以教育为主的学校,代表着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校教育。第三,握紧拳头。象征着团结、自信、热情、创新,彰显了学校“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校训(2000版)是世界上最好的校训之一。“身处大气层”有两层意思。第一,意味着学校因为大气专业,一开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第二,主要是指办学、做人、做事做到了大气精神,成功了大气品质。大气精神主要是指对奋斗方向的确定、对事物大局的把握、对发展大势的把握的气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奋发向上的大无畏精神;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大气品质主要是指胸怀宽广,思想开放,态度积极,大爱,责任重大。其次,“信达世界”最基本的要求是做人,即以诚取信,以良好的信用和信誉通达天下;其次,这意味着程心大学和程心人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信息时代开拓和走向世界。成功的人,成功的人,是胸怀大志、心胸宽广、心胸开阔、诚实守信、宽容和谐、有抱负、有奋斗精神的人,是以社会为己任的人,是为小我服务的人。再次,校训包含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简称“程心”和谐音“诚”,也包含了学校从气象学院到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历程。校旗,校名+校徽,校风,爱,责任,行动:关爱是人类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特殊动力。孟子云:“仁者爱人...爱别人的人会永远爱别人。”爱让自己和他人、学校和社会都充实、快乐、温暖、和谐。责任:责任是和谐社会和文明生活的本质体现,强烈而沉重的责任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体,是建立在人的良心、信仰、意识和制度基础上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各尽其责,泰山可移”,有责任感的人是被尊重的,是被爱戴的,是让人放心的。行动:“点燃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意思是行动胜过一切。老子说:“抱之木,生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