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为什么会有俄罗斯菜?
寄哈尔滨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
-
太阳岛上,一位坐在石头上的满族老人饶有兴致地告诉我,他今年84岁了。从他能记事的那一刻起,他的记忆就记录了这个城市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哈尔滨是一座拥有多种文化的城市。历史上,* * *经历了三次大的文化浪潮。第一次,清朝时期,大量皇室家族迁居,传播满清旗文化。第二次,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人大量迁移,带来了西欧文化。第三次,在东征过程中,大量山东等地的移民迁居哈尔滨,带来了中国传统的孔孟文化。正是这三种文化的交融,激发了这座城市的创造力。
老人仿佛遇到了知音,一开口就说个不停。他接着说,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从他的祖父那里听说中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说,两国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13-14世纪的元朝。当时已经有一批俄罗斯商人穿梭于中俄之间,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干脆就在中国生活了。19-20世纪时期是两国交流最频繁、最频繁的时期。俄国沙皇政府非常重视俄国在远东的影响力,也想借此机会加强俄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于是决定修建一条连接俄国远东和中国内地的铁路。
讲到这里,老人停顿了一下,久久没有说话,仿佛走进了遥远的历史。老人叹了口气,很认真地告诉我。我仍然记得祖父告诉我这件事时脸上的表情。1896年5月22日,在莫斯科,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关于建立联盟和在中东修建铁路的秘密条约。随着这一条约的签订和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来自俄罗斯等国的专家、铁路工程师和建筑师陆续来到哈尔滨等城市。当时铁路非常需要人,尤其是懂木材加工、建筑、烧砖等技术的人。起初,搬到东北的人只是铁路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后来有各种专业人士开始在这个城市定居。
中东铁路修建于1898。从此,哈尔滨的雏形形成了。“哈尔滨”这个名字来自满语。当时,它被发音为“郝斌”,意思是“净晒田”,因为那个地方当时很荒凉,有沼泽和许多小岛。起初,哈尔滨是一个酿造白酒的小村庄。后来因为来的人越来越多,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于是哈尔滨开始扩张,成为一个大镇。后来有了医院,学校,酒店,工厂…
哈尔滨的发展是惊人的,发展速度可以和美国西部的一些城市相提并论。后来,来到哈尔滨的不仅有铁路相关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还有很多来找工作或做生意的人。由于20世纪初哈尔滨人口不断增加,就业机会确实很多。据统计,来自东欧、俄罗斯西部、中亚的人很多,如: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各地的犹太人。哈尔滨在当时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城市,大街上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人,不仅有来自欧洲和中国各地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的。30多个国家的侨民曾在此居住,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哈尔滨的洋气可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
老人最后这样告诉我:哈尔滨是一个很包容的移民城市。哈尔滨建市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俄罗斯华侨来哈尔滨后从未遇到过公开的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因为来哈尔滨的外籍人士都是和中国人一起发展城市的,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事业,所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哈尔滨虽然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但几乎每个民族都从事着不同的事业,这是历史自然形成的。
为了满足多民族宗教信仰的需要,他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先后建立了数十座风格各异的教堂,包括圣母教堂(圣母佳音教堂)、圣索非亚教堂、圣母安息教堂、阿列克谢夫教堂等。1922哈尔滨东正教会和哈尔滨教区正式成立。此后,东正教机构在哈尔滨的活动更多了,不仅有宗教活动,还有自己宗教书籍的发行和出版。这些出版物不仅在哈尔滨销售,而且在欧洲和美国也有销售。哈尔滨所有这些民族协会和俱乐部为哈尔滨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各种民族节日、习俗和传统。在当时的哈尔滨,各国居民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人们生活得非常友好。老人的故事教会了我很多,我似乎也学到了很多,让我对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位姓张的老人和他的伙伴一起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一起的。他如梦似幻的回忆让我对哈尔滨有了新的印象:20世纪20年代的哈尔滨之夜,扑朔迷离的霓虹灯让这座城市充满了诱人的梦幻,处处显示着异国风味。他是这样描述过去的场景的:当年,中央大街两侧,商业建筑和餐馆的霓虹橱窗彻夜闪烁。俄罗斯广告让人眼花缭乱。街上满是中国女人和外国女人,穿着“Blagi”,毛皮大衣,靴子,留着卷发。在“Alcazar”餐厅,包厢里支撑着希腊风格的柱子,食客们倚着喷泉间的吧台,观看旋转舞台上表演的歌舞;在幻想曲餐厅里,吉普赛的旋律演绎出歌手们靠变卖家财为生,不知何去何从的悲伤。白天,叮当作响的电车在街上来回穿梭;贴着“老巴度”香烟广告的公共汽车游行穿过城市;载着俄罗斯女士的马蹄铁马车在街上来来往往。冬天的街头,马车夫坐在俄式马拉的雪橇上招揽生意;俄罗斯小朋友在雪地里玩“Labda”(俄罗斯棒球),或者紧紧围住中国摊贩的摊位,盯着山楂饼和冰糖葫芦看很久。沿着中央大街漫步的是推着婴儿车的俄罗斯年轻女性,带着圣经和胡须的牧师,寻找生意的商人和无聊的酒鬼。
白俄罗斯爱上了法国情调。力争以巴黎为偶像,营造欧洲文化氛围。1922年,哈尔滨的俄罗斯华侨模仿法国,举办了第一届选美比赛。模特表演经常在马迪尔酒店的大厅举行。当时,俄罗斯艺术家经常在大雪下的中央大街表演。这种传播艺术的同时又能得到一点施舍的表演形式,在俄罗斯还是可以看到的。
影响最大的是服饰文化。中国商人脱下长袍马褂,扔掉瓜皮帽子,穿上西装打好领带,登上锃亮的皮鞋,挎上皮包,去和俄国商人做生意。到了冬天,他们还不忘穿上俄罗斯花呢大衣,领着戴着俄罗斯银狐脖子的女士们去参加上流社会举办的“派对”。一般中青年女性普遍乐观,大胆接受“Blagi”(俄语:裙子)。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前卫的。
这位张大爷继续跟我说,他家以前在外四街,也就是中央大街的辅路——现在的红大街。当时住在他楼里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比中国人还多。他所在的单元只有5户来自中国,其他都是外国人。后来中苏关系恶化1960。大部分人去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有人回国。剩下的几个人因为各种原因留在了哈尔滨。他还说,当时中国称俄罗斯人为“俄罗斯人”,混血儿为“俄罗斯人”。
是的,直到现在,我还能听到人们保留这个名字。一些音译如“Blagi”和“Hello Dro”(俄语:bucket)仍被外国人使用。像这样的例子在哈尔滨数不胜数,可见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之深。
今天,哈尔滨的特色食品:香肠和意大利酒吧都是欧洲制造的。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姐姐寒假带着同事去哈尔滨旅游。同事走的时候,她对我说:“我只听说过哈尔滨的雪景美。这次来哈尔滨的主要原因是滑雪和观赏闻名中外的冰雪世界。但是我来了之后,觉得收获特别大。”她说:“哈尔滨是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灵气,有特色,有特殊的文化背景,有特色的建筑和街道。真的很漂亮。哈尔滨很美,不仅建筑是外国的,哈尔滨的人也是外国的。哈尔滨女性特有的身材特点,配上大胆前卫的时尚,就更美了。哈尔滨的服装在全国可以说是前卫的,连大连和广州都略逊一筹。
我作为一个本地人因为我的表扬而脸红。临走时,爸爸给他们每人带了一份礼物,几磅香肠和两根大棒棒糖。钱不多,但很有特色。爸爸说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一方面代表了我们的心意,在别的地方是买不到的。另一方面,它代表了哈尔滨的特色和特殊文化。
哈尔滨和俄罗斯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在哈尔滨长大二十多年,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我的思绪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徜徉,回到今天的现代哈尔滨,可以说是历史和现在结合的产物。高楼大厦夹杂着百年前的欧式建筑,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欧洲文化遗产与俄罗斯思维的渗透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是哈尔滨城市特有的气质——灵气、洋气、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