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进程中,巴尔干半岛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于19世纪获得独立或自治,但仍有部分土地在土耳其控制之下。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濒临崩溃,因此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列强瓜分的重点目标。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各族人民的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此时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积极介入,使巴尔干半岛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包括巴尔干人民与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各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国家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1912-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1911-1912年,意大利争夺非洲殖民地,土耳其战败,为巴尔干地区各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提供了良机。1912年3月至8月,已经独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相继组成反土耳其联盟。5438年6月+10月,联盟各国相继对土耳其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结果土耳其战败,媾和。在列强的控制下,伦敦和约于1913年5月缔结。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被划分为巴尔干盟国,并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除了伊斯坦布尔和附近的一小块地区。这场战争彻底推翻了土耳其对巴尔干地区各族人民的封建统治和压迫。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在结果分配上出现严重分歧,德奥为了瓦解联盟,极力挑拨离间,使战争再次结束。1965438+200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支持下,对塞尔维亚发动进攻,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此后,罗马尼亚和也门相继加入对保加利亚的战争,土耳其也在俄罗斯的鼓励下借机参战。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保加利亚战败讲和,双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只是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交战双方的背后是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集团,德国和奥地利和英国,俄罗斯和法国。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保加利亚不甘失败,依靠德奥集团伺机“报复”;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支持盟军。这样,两大军事集团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和巴尔干国家间的矛盾就更加激烈和复杂。巴尔干地区笼罩在浓厚的战争气氛中,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桶”。只要有火星,这个火药桶就会爆炸。1914,一战首先在这里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