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刀,我是鱼。”你什么意思?
扩展数据:
这句话出自典故《鸿门宴》(出处是《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说:“大行不计较细枝末节,却不惜小礼。现在人是刀,我是鱼。我能说什么呢?”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我为刀鱼。”
“现在人是刀,我是鱼”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鸿门宴前和鸿门宴上刘邦和项羽的悬殊。当时刘邦的处境非常被动,危在旦夕。在的授意下,刘邦和项羽兵分两路攻打秦国——“将军打河北,大臣打河南”(刘邦语)。项羽先杀宋轶,后败张寒,使“一百二十秦关终归楚”,威震诸侯,为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则先破咸阳,后降子婴,也功不可没。楚怀王事先和将领们约好了——“知望,第一个破秦”,刘邦在关中称王无可厚非。
但此时的项羽认为自己的军队比马庄强大,自己也是“把山推到了世界之巅”,所以不会把刘邦当回事——不管协议是什么,只要有人敢和他争夺关中这块肥肉,就像踩死一只虫子一样被消灭。说实话,刘邦当时真的很倒霉。他不仅不能享受好不容易赢来的肥肉,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再看项羽,他听到曹密报“沛公要做关中王”,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要致力于打败沛公的军队”。
当时项羽有40万大军,而刘邦只有10万大军。项羽很容易就把刘邦吃了。再加上谋士范增“不可输”的忠告,此时的刘翔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大战确实一触即发。看来刘邦的运气不多了。然而刘邦运气好得不可思议,竟然误攀上了项伯这棵大树。于是,刘邦又一次“以酒祝项伯寿”,“约好姻缘”,很快让笼罩在头上的战争乌云暂时消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邦已经完全脱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就这样,项伯临走时的叮嘱——“死了一定要来谢王”,拉开了鸿门宴上斗争的序幕。
鸿门宴上,双方看似盘根错节,其乐融融,实则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父亲先“数王”,再“举起所仰慕的玉饰以示”。此时的刘邦,在项羽的菜刀下,完全是砧板上的一块鱼肉。但是,项羽一直是“沉默”的。就这样,刘邦侥幸逃脱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我是刀下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