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有哪些人物?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始阶段,可分为商周、春秋、战国。

中国书法是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商周文字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用笔、结构、构图,此时书法初步形成。商周时期的书法主要包括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其文字记载了当时占卜的内容,所以也叫甲骨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发现的。至今已出土654.38+0.5万余件,其文字属于商代晚期。1977陕西省岐山县周元地区出土西周早期甲骨17000余片。除了少数有字符,大部分都没有字符。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用锋利的工具刻出来的,也有用类似毛笔书写的墨法和朱法。龟甲兽骨非常坚硬,上面刻的字又细又硬又直,线条无论粗细都苍劲有力,富有立体感。有种粗不重要了,细不重要了的感觉。有些甲骨文的笔画很粗,有弯曲的线条。甲骨文雕刻的严厉程度可以微妙地反映在线条上,显示出雕刻者持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书法风格差异明显,或雄伟帅气,或纤细细致,或散漫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写甲骨文巫史的人(甲骨文中所谓的甄人)无疑是当时的书法家,如著名的大骨四版、刻祭猎朱牛骨(见彩图《刻祭猎朱牛骨》(上))、刻四风之名、刻屠骨、刻鹿头骨之志等。

甲骨文(商)

金文:商周(旧称钟鼎文)的金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字材料,在书法上有着与甲骨文不同的艺术特点。据《左传》、《墨子》等书记载,中国从夏朝开始冶铸青铜,到商周发展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铸铭文始于商朝,盛行于西周。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现在被称为金文。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的,少数是刻的。青铜铭文的制作方法是将文字写在一块软坯上制成模型,然后用熔化的铜浇铸而成。在镌刻和铸造青铜器铭文的过程中,原笔画虽有一些得失,但仍能保留和更多地表现书写时的笔法,字画丰富、凝重,艺术感极强。

大禹鼎铭文(西周)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出现铭文,铭文很短,一般两三个字,多为家徽。这些家徽文字非常形象,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原始的因素。直到商代晚期,才出现了几十种铭文,但非常罕见。如四子之丁、祖宗之祭、小臣方丁、四祭等。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似。笔锋首尾凌厉,国画厚重,收笔处有波浪,直线多,圆线少,线条交错,气象磅礴。

郭沫若认为,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具有艺术性或装饰性,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春秋中后期出现了错金术,用于错刻铭文。传世的《栾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错金铭文。战国时期,错放黄金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比如《额群七节》(见《额群七节(战国)彩图》)上有错放黄金的铭文,“曾侯乙墓中的编钟”以及一些兵器。这些铭文圆润美观,严谨华丽,在铭文中独具风格。战国中后期器物崇尚素面,错金铭文铸于器物明显位置(不同于商周西周铸于腹),起到装饰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铁的发明和铁的应用使青铜器上出现了铭文。铭文的笔画匀称、浑厚,兵器铭文的字迹潦草,是这一时期青铜器书法的又一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失去了西周金文端庄肃穆的风格,变得清新秀丽。突出的特点是大部分字都是竖着的,笔画很长。笔画均以玉筷(粗细均匀的线条)为材料,圆润柔和,如茯茶剑、秦公桂、陈琪满□等。秦代已有小篆的雏形。

商代的文字多见于甲骨文,西周的文字多见于青铜器(吉祥金)。甲骨文、金文都是以附物命名的。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当时写笔记的材料更加丰富,字体也更加多样,很难用附在文字上的物体来命名。战国初年的《墨子·无欲无求》一书中说“书之竹帛,刻之石,刻之皿”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写照。

石刻文字:中国古代石刻文字始于何时?还有待考证。夏商周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但都是后人伪造的,如“建北”、“坛山石刻”。目前唯一可信的是簋上的断耳铭文和商代傅浩墓上的石磬铭文。关于著名的石鼓文的年代还有许多争议,现在倾向于认为是战国时期。此外,河北平山发现的战国石刻《和光石刻》有两行19字,是研究战国石刻书法的珍贵资料。石鼓文是秦国的石刻,主要由赞美田原之美和狩猎之兴盛的四言诗组成,刻在10鼓形碣石上。石鼓文的字体被认为属于书法系统,是从周代金文到秦代篆书的过渡形式。

墨:墨是书法研究的重要对象。《春秋战国联盟书》是目前发现的最丰富、最完整的墨迹,如沁阳玉竹简。1966,山西侯马,1979,河南温县,发现大量盟书。盟誓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政治活动,是诸侯或大官通过宣誓仪式有一定克制地缔结的一种联盟。盟书是用朱砂或墨汁写在玉片和石片上的,玉片多为圭形。联书上的字,笔画方、中肥、尾尖,笔画外露,笔画粗、意自然。这些联书中的人物,与宋代魏政时的《三体石经》和郭仲舒的《□简集》中的古文人物十分相似。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上,你就看到了用类似毛笔绘制的图案。商代甲骨文中有“于”字,于是书写的形象。商代甲骨文、玉器和陶器上留下的字迹表明,中国很早就有了毛笔。但目前所见最早的毛笔实物,出土于战国中期河南信阳和湖南长沙的楚墓。长沙左公山楚墓出土的毛笔是用上等的兔箭毛制成的。在商周时期,人们应该每天用毛笔写字。毛笔的弹性可以表现出轻重线条的变化,提供汉字无与伦比的丰富形体,这是中国文字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因素。

侯蜀(春秋)

战国文字: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和各自为政,文字的地方色彩更加浓厚,春秋晚期以来出现了畸形文字的现象。一个字的写法往往不一样,秦言不一样,地域差异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竹简和丝绸、石头、货币、印章、陶器等,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字体。王国维在《蜀序》中说:“秦用,六国用古文”,指出了秦与东方六国在文字上的差异。此时,东方六国流行的文字中有一种简单快捷的字体,如简牍、帛书、货币、印章等上的文字。,而简化和误差导致的差异空前增大。文字千奇百怪、书写潦草、文风严谨厚重的文风并不多见,但东方六国的文字并没有超越商周以来的文字体系,而是一脉相承。东方六国的文字称为六国古文。因为容易与商周、西周的文字混淆,一般称为战国文字。东方六国人物风格多样,艺术性很高。

简化书:据文献记载,商代就有简化书。《史书·演讲会》上说,周公曾对殷人说:“只有殷人的祖先才有书和典”。在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该有在竹简上记录笔记的方法。因为竹简容易腐烂,商代、西周、春秋时期的竹简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发现了很多竹简。据记载,汉晋时期发现了竹简。1941年后,湖北睢县、湖南江陵、长沙、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许多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内容包括急件、古籍、占卜记录等。近年来,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和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了战国秦穆协和秦简,使小篆出现之前秦人书写的隶书墨迹展现在世人面前。青川木简、云梦秦简上的隶书有方、矩、平,笔画有肥、瘦、刚、柔,变化多端。点和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浪,用笔有轻、重、疾、徐之别,是考证隶书发展的极其珍贵的材料。除了这些秦穆协、秦简牍,战国、秦《高怒河石泉》中的仓促字体也含有隶书的成分。可见,早在秦始皇推广小篆之前,早期隶书就已流行。篆书由行书向隶书点画的转变,不仅丰富了书法的使用,而且对今后汉字和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帛书: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笔记本书写材料,就是帛书,帛书就是白帛。在汉代,丝绸被称为丝或帛,或者也叫帛书。20世纪30年代,湖南长沙一处楚墓被盗帛书,年代为战国中后期,是我国最早的帛书。帛书是一部命理书,画面奇特,900余字(见楚帛书图像)。春秋时期出现了帛书。《国语·于越》中有“王月用书写帛书”的说法,可见当时帛书与简书并行。

战国时期的竹简、帛书都是手写的。这些字的笔画富有弹性,起止点锐利,中间或前部略粗,充分显示了毛笔书写的特点。这与青铜器铭文的笔画形式不同,不同于形体的轻重,不同于连接的凝缩。由晚变美,笔画和风格都比金文简洁。简帛是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字和书法的重要资料。

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走向了艺术。此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化密切相关,从幼稚阶段逐渐走向完善,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