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滥用输液的情况有多严重?为什么人进医院就让输液,不管大病小病?
我纯粹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输液又叫点滴或吊水,是指通过静脉点滴(一次100ml以上)将大剂量液体注入体内。
第一,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仅一年时间,我国输液就使用了6543.8+004亿瓶,相当于6543.8+03亿人口每人8瓶,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水平。过量用药已经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然,如果这些液体真的能治病,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那也就罢了。关键是,据统计,70%的输液是不必要的;目前,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患者多达2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大部分与输液有关。国内很多人都患有“输液病”,迷信输液的疗效,却不知道其危害。
第二个问题,住院=输液,几乎成了常识,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财务制度的转变,滥用不必要的药物注射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愈演愈烈,静脉滴注成为一般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吊水”或“点滴”也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话语。
患者:静脉给药可以完全吸收,而且药效比较快,十几秒钟就可以达到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但在其他情况下,只是一种错觉或心理作用,冷点滴就属于这一类。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去医院打点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外,现代人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如果感冒需要很多天才能好,这似乎是一件负担不起的事情。另外,打针比输液更痛苦。在各类医保报销中,医保患者对输液治疗或预防性输液的报销比例较高,也是患者喜欢输液治疗的原因。据调查,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和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医院:有利益,也怕担责任。据统计,50%以上的门诊患者会主动提出输液。医生会想,如果不输液,病情会加重或者会有其他问题,怎么办?所以为了避免医患纠纷,都同意了患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