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简介。

黄庭坚(1045-1105),本名,又名余先生。洪州汾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至平四年(1067),升进士。挂历作品左郎,秘书程。邵圣初,校书郎坐下来修改记载不准确、贬损抚州的地方,重新安置在贵州。惠宗成立,召知太平府,并于九日离开。他被从名单中删除,并负责益州。他离开永州三年,不知死活地死去。“苏四学士”之首,他擅长文章、诗词和书法。同时,他擅长书法和草书,是“宋四家”之一。诗词歌赋与苏轼齐名,被誉为世界苏黄。诗风奇、薄、硬,难以摆脱粗鄙习气,造就一代风气。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与秦观齐名的词人,屈指可数、黄九。词体疏,俗胜柳永。在孝道上,他被誉为“孝友”,被列入《二十四孝图》。著有《张瑜集》和《山谷词》。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黄庭坚知太和郡(今江西太和)。元丰四年(1081),朝廷实行盐专卖政策,盐贵质差,百姓穷得买不起,朝廷却硬性摊派。经过深入实地调查,黄庭坚进入万岁山,下榻皂河渡,上蒙笼,过金刀坑,写下《吊皮》、《上蒙笼》等十余首体恤民情的诗篇,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批判。同时,他为了实践自己“论厚不薄”、“不以民为梯”的政治主张,写下了五代十国时期蜀国宗师孟昶的《碣石文》,其中题写了16个字,并刻石以示警示。南宋高宗年间,黄庭坚的《解释明》一书在天下郡县刻刻,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