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通俗易懂,教你如何深入阅读史书|《一眼看懂的史记》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所以很多人喜欢看历史书,但说实话,大部分人看历史其实都是在看八卦,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只是停留在剧情上。就像这句话“没有太多历史可读,也没有理由去改变;不求多,就普及化学。”经典名著完全被当成了民间传说。

我很喜欢《亮剑》。有一次在家里看,上面说独立团吃了败仗,上面领导让李云龙接替孔杰上校成为新团长,但是独立团因为败仗士气低落,很多战士只认孔杰。一次手术后,李云龙得到了孔杰和独立团的认可。

我看得津津有味。我爸说,李云龙为什么把孔杰留下了?你要说一山不容二虎,孔杰是独立团的,战士们也不会完全相信他。

我一愣:我看电视剧就是看电视。为什么我想这么多?

但是我爸问了,他不得不说:因为他是新来的,如果让孔杰走了,他肯定会在这里失去立足之地。

我爸接着问:那你觉得他是怎么一步步聚拢人心的,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用在生活中,比如去新单位?

我当时就有一种“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的感觉: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战场就像工作场所。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楼层去借鉴呢?

我爸大概不会说话,就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些成功人士一定有他们的成功经验。要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融会贯通,不然看多了还不如玩几局。

读历史也是一样。很多人第一眼看历史,总是被里面的战术吸引。其实这些战术只是人性的算计。他们聪明一时,但终究不优雅。

那么在读历史的时候,你真正想看到和学到的是什么呢?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所有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前都发生过,只是背景或形式不同。那么如何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和应对能力,才是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

就像现代社会的内卷化,其实早在古代,韩非子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统治者也想到了三个解决办法:一是向外发展,走出去。二是深挖内心,把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发展到极致。第三是资源的公平分配。

既然说到读史,《史记》当然是最好的历史读物,那么如何读《史记》?

在温伯龄的《史记》中,作者认为:

作为史料,就像食材一样,不同的食材,不同的菜谱,自然可以做出不同的佳肴,我们也不必循规蹈矩。在尊重太史公批判人物、描写兴亡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散落在各地的史料,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史记》。

《史记》这本书来源于史记,但又不完全是史记,而是以史记为基础,探讨其背后的一些逻辑和观点。根据解读方式的不同,该书分为四个主题——家国、天下、当下、烟火来解读《史记》。家国讲的是王权更迭和战略智慧,天下讲的是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当下讲的是历史规律,让人用历史的眼光看当下,烟火讲的是这个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在《史记》中,作者横向纵向解读,教我们汲取《史记》的精华。他不是按时间顺序,而是看整个历史,用一条主线把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串在一起,让大家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历史进程。比如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作者用六国如何看待秦始皇统一的方式来解读,然后讲为什么会有金科。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历史事件是很有意思的。

或者单独拿出一个故事或者观点,上下演绎,形成一条贯穿中国历史的时间线,这样我们就可以研究这些东西是如何一起演变的。比如“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的道理”是作者从农业社会阐述的,最后讨论未来的形势,从经济和人口两个方面推导出“项渡江东能否东山再起”。

在这些题材中,我最喜欢的是《烟火》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俗话说“人间烟火味,最能打动普通人的心。历史毕竟是人的历史。透过历史上这些大咖的成长轨迹,我们总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经验,并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过不好生活?”。苏秦早年也有这种困惑。他曾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成功,但他因为学习而变得贫穷。司马迁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凄凉:“游历数年,却从大困境中归来”。

在一次又一次被嘲笑的痛苦中,苏秦终于明白,书只是记录知识的东西,除了知识是唯一功能是服务人类社会的工具之外,没有什么神圣的。换句话说,书上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才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否则毫无意义。

有了这样的顿悟,苏秦用书本知识去分析现实世界。一年后,他认为自己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于是他出去游说其他国家,最终成为影响历史的关键人物。

说完苏秦的人生经历,再来说说读书是不是真的没用。

可以说没用,因为读书改变不了你的命运,就像《鹤先生谈经济》里说的:读书只能改变你的信息。以前是小学字典。读多了就会变成新华字典。只要不进一步处理,它就永远是一本字典,一文不值。

也可以说是有用的。只是秦,他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然后不断优化调整,最后靠读书改变命运。

内卷时代,连阅读量都开始卷起来了。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了“我一年看了100本书”和“我一个月看了10本书”的视频。看完之后,我总会感到焦虑,怀疑是不是自己读书少了,但读书从来不是看数量,而是看质量。有些人可以通过阅读一本书并改变它来实现他们的实现,而有些人甚至阅读它。

所以,读书的用处,就看你怎么读了。只有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你才能产生价值。

小时候,别人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很多人会回答我想当科学家,画家等。但是长大后我再也不敢回答那个了,因为周围的人会笑你太有野心。

但事实上,改变历史进程的人都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如《胜在陈的农田》中说“雀知鸿鹄之志”。而周总理在学习时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这些想法放在他们当时的环境里说,是不现实的,甚至有点幼稚。

但任何想法都有付诸实践的价值,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梦想可能到来。

说起韩信,大家都觉得他能忍胯下之辱,能屈能伸。事实上,即使在贫困中,他仍然有宏伟的目标。母亲去世后,他特意为她找了一块宽敞的土地,四周可以放上“万佳”,把她放在土地中间,希望“万佳”死后与她同葬。

也许从这一次开始,韩信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了。他开始琢磨军队制胜之道,研究古今经典军事案例,并逐渐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所以他能忍受双腿的屈辱,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只是小事,君子不拘小节。他要做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并为此付出一切。

后来有了萧何夜追韩信的故事,韩信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年轻的时候,不怕目标太高。只有把目标定得高,才能有想象的空间和进步的动力。即使你最终不能实现你的目标,但你最终可以得到一些你想要的东西,这比钱强从一开始就只想养家糊口要好。同样,胸怀大志,自然会忽略眼前的短期诱惑,不在乎一时的得失。

目标远大,从不生病。有病的是不想去做。

社会上,总有一些潜规则,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比如性格开朗,性格内向。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开朗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但其实性格的形成和出身家庭有关,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第二次成长中提到,在第一次成长中,我们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我们是被动的,缺乏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话语权。

就像穷卫青和富霍去病,不同的出身家庭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但两人都成功了。

卫青经历坎坷,哥哥也没把他当人看。要不是他姐姐的宠爱,也许这辈子就这样了。

后来军事人才被赏识,改不了从小谨慎的习惯。即使作为一名将军,他被李广的儿子李赣击败,他仍然保持沉默。打胜仗得到奖励,就先满足别人,宁愿自己吃点亏。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霍去病,年轻时就在武帝身边听各种军务。后来即使武帝想教他兵法,他也直来直去,认为自己未必不如古人,甚至可能超过古人。得知李赣打了卫青后,直接找了个机会杀了李赣,然后向武帝报告自己杀了人,留给他。

这种心情是卫青无法比拟的。

年轻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他们一个似水,一个似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取得千古伟业。

所以不要被世俗的认知所限制。性格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就像颜色一样。正是因为多元,才可以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

这些问题在很多现代书籍中都有解释吗?没想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就给我们讲了,我们却没有整理出一条主线像《史记》作者文伯苓那样把整个历史连接起来,我一看就懂,你看故事也好,八卦也好。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只要掌握正确的读史方法。相信这本“一眼就能看懂的史记”能帮你打好读史书的基础,让你轻松榨干《史记》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