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峡景点介绍
虎跳峡峡谷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虽然这给航海带来了不便,但这种“险”蕴含着一种美,一种摄人心魄的壮丽,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来此一探究竟。如果从丽江大居进入峡谷,下了平台,顺着小路走到山脚下,就到了虎跳。河两岸都是险峻的悬崖,在30米宽的河面上,还有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河水从两边倾泻而下,犹如猛虎下山,速度极快,水花四溅,山谷轰鸣。
过河爬上山,沿着中间一侧蜿蜒的山路攀爬。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个叫“核桃园”的小村庄,这里的居民大多用石板盖房。去虎跳峡的行人经常会在这个独特的山村里过夜。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熊熊燃烧的火塘边休息,湍急的河水、强劲的河风和松涛声混杂在一起,隐隐约约让人感受到狂浪冲击峡谷带来的轻微震颤,仿佛睡在一艘在波涛中航行的小船上,有一种异常清新的感觉。
离核桃园村不远处,崎岖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了一条巨大的深沟:高耸的巴哈雪峰,仿佛被巨人砍了一刀,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山谷。行人不得不从深谷的一侧爬上藤蔓,小心翼翼地下到崖底,从岩底手脚并用地爬上山,汗流浃背,才跨过只有几十英尺的直线。再往前,在河对面的绝壁上,一个被风雨侵蚀形成的纳西族女子的剪影,仿佛在山间驰骋。当地人把这种剪影称为“阿昌土米”。传说她骑着白马,在山上巡逻。当凶猛的野兽出来伤害人和动物时,它们会大声地叫出来。神奇的想象力和壮丽的景色为山河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继续,到“虎跳”了。在这里,饮崖空,或直刺苍穹,或斜扑入河口,浩浩荡荡的河流在被险峻的悬崖挤压、阻挡时,似乎怒不可遏。它凝聚力量,不断攻击崖石,狂飙,飞瀑,咆哮空谷,震动山谷。河底波涛汹涌,崖头山泉喷涌。当你沿着哈巴雪山腰部的壁间步道小心翼翼地攀登时,常常会遇到飞泉飞瀑,从头顶掠过,如同进入水帘洞。
走在山路上,尺宽的小路忽高忽低,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谷底是惊涛骇浪的咆哮,头顶是呼啸而过的强劲河风,迫使人们靠近岩根,小心翼翼地前行。偶尔有块石头像九飞坠一样落下来,要过很久才能看到它落入河中心激起的浪花里!走过有着斜脊的陡壁,一条银色的小溪闪入眼底,这是“跳虎”。只见两座山夹在中间,形如两扇铁门,中间立着一只青黑色的虎跳石,像一个关着门的邪恶将军。金沙江从两侧穿崖而过,在空中飞落,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又弹起,形成万道雪白晶莹的浪花,顷刻化为银雨乳雾,润湿了周围的岩石和植被。绝壁下,一千朵万涛的浪花,充满了喧嚣,旋卷着,像一千条蚊龙搅湖兴浪,又像一万匹银马奔腾,然后随风而去。在这壮丽的画面面前,这一磅的气势令人应接不暇。清代干勇时期的云南诗人孙宗翁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良城之斧劈无痕,耕牛奔李翔。一条线把天分成一条护城河,两座山有一个斗石为门。虎跳峡壮丽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背包客来此徒步。是广东省信宜虎跳的入口。有许多奇怪的石头和各种形状。人们只能在岩石中行走,仿佛置身于奇形怪状的鸟兽之中。从这里到“虎口”,岩石峭壁绵延,两边悬崖耸立,中间水流湍急。河的左侧有仙人桥,是一条像四川栈道一样用石头雕成的人行小路。路面崎岖狭窄,顶部被突出的岩石覆盖,底部面对深渊。这是锻炼人的勇气的好地方。过去,新娘坐轿子回婆家。按照惯例,在路上不要下轿子。但是到了这里就要破例下轿子走路了。过了这条险路,就可以坐轿子了,所以也叫新人桥。桥下是一个深潭,原名大研。据说渔夫无法知道它的深度,肥鱼也无法捕捉。悬崖上有个洞叫大王洞,又名“翼宫”,曾是当地瑶族首领王肉翼所居。在明朝万历四年(1576)的洛盘之战中,抗击两广总督派遣的高州人陈琳的征服,在此壮烈牺牲。瑶族人民在虎跳口建了一座庙来纪念他,但现在这座庙已被废弃。
虎跃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像、剑台等名胜古迹,河岸上还有仙人床、城门等古迹。附近有一座名为“五马归槽”的名山,吸引了无数游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清代学者刘如心写过一首七绝诗:杜鹃花哭血染花,水在偃师峡中。我想寻找春天的寂静,问花开的地方谁红。从丽江市区西到214国道,再沿国道一路向北,跨过金沙江大桥,从中甸侧北行10公里到桥头,丽江到桥头99公里。或者从中甸县城往南96公里,也可以到达桥头,桥头也叫“虎跳峡镇”。
桥头是一个东临河流,南北向狭窄的集镇。镇东的冲江,因奔流入金沙江而得名。
客运站在镇巴,丽江和中甸的公交车都在这里上下客。如果你想租车进入虎跳峡,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一辆迷你出租车。在城镇的东北侧有一座公路拱桥横跨在湍急的河流上。过桥就是景区的售票站。从这里可以进入虎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玉龙雪山的雪峰。因为你在巴哈,所以你看不到巴哈的顶峰。在离售票站不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北方奔腾的河水从南方流入金沙江,在那里转向东北,冲撞到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巨大缝隙,切割出一条狭长的深谷,这就是著名的大峡谷——虎跳峡。
沿着碎石路走,右边会看到一个腾跃的石虎,底座高约3米,是进入虎跳峡的标志性石雕造型。从这里进入大峡谷,出现在哈巴雪山边,金沙江北岸的穿越峡道。河对岸高耸的山峰是玉龙雪山。这是穿越虎跳峡后的又一次探索过程。
从巴哈山的虎跳峡到白水台有两条路。
从巴哈山北侧的山谷步行到巴哈村,再到白水台,大约需要1天。
另一条需要3-4天,穿越巴哈山的一个山口,途中经过冰达坂、弯海、大尖山平木农场、巴哈村,最终到达纳西东巴圣地白水台。它将从海拔约1700米的虎跳山爬到海拔约4750米的哈巴雪山垭口。
哈巴雪山天气多变,地质结构复杂,坡险岩多,有假冰川和沼泽。虽然沿途风景很精彩,但是要有熟悉的导游或者专业公司组织,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去。过了渡口就到了玉龙雪山边。走弯弯曲曲的山路,爬上一道山梁,沿着一条宽阔的马路径直走进大家具。
在这段约10公里的旅程中,回望虎跳峡口,可以看到两座雪山同时相对。左边玉龙雪山陡峭险峻,右边哈巴雪山略显平坦。两座雪山之间的黑影,就是你走出的虎跳峡。两座雪山不相上下,是一幅可以用眼睛定格在脑海里的画面。
当地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玉龙和巴哈两兄弟为了阻止金沙姐姐去东方,轮流站在路上放哨,但在轮到巴哈放哨的那天,他陶醉在姐姐的歌声中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发现金沙姐姐已经飞到万里之外,玉龙哥哥要砍下巴哈哥哥的头,所以今天你还看到玉龙雪山有“头”,哈巴雪山“藏头”。
大巨是一个古老的纳西族集镇。镇南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涂平广场,广场东侧有虎跳峡宾馆和金沙江宾馆,这是条件最好的宾馆,也是游客经常选择的地方。广场北面是粮管所的商场和招待所;广场西边是很有风味的“栖霞餐厅”;广场的南面是一排小百货商店和娱乐室,大型街道从广场分散延伸。看着这个方方正正的广场,你会觉得似曾相识。很像丽江的广场街,也很像束河的广场街,只不过更简单,更平坦。
从广场广场,到束河的广场街,再到丽江古城的广场街,你会看到纳西族以“广场集市”孕育着小镇的特色,看到一条从农村集镇到城市逐渐发展的轨迹。出了核桃园就是虎跃,峡谷逐渐变宽,已经可以感觉到自己即将走出峡谷。
出峡后有两个选择:一是过金沙江,在大居坐车回丽江;二、继续徒步探索,穿越哈巴雪山至白水台,前往中甸。
金沙江上还有另外两个渡口。一个离核桃园5公里左右。选择这个轮渡可以看到“高峡出平湖”,另一个轮渡距离核桃园约10公里。走出峡谷,沿河而行,需要一段时间。
碎石路旁边的黄色英文路标可以指引你到下一个渡口的岔口。下到河边大约半个小时,看这一段河会有两个印象:第一,很宽敞,第二,很安静。除了两岸高耸的山峰,也是峡谷的一大特色,和你在《虎跳石》里看到的虎跳峡印象大相径庭。这就是“高峡出平湖”。
1996年2月丽江7级地震,导致哈巴雪山一侧山体滑坡,堵塞河道,抬高江面,使水流浑浊缓慢,就像在河中形成一个高高的湖泊。这是一个自然而美丽的十字路口。
欣赏这美丽景色的最佳方式是对着幽深的峡谷大喊。没有汹涌的洪流与你抗衡,却有两座雪山帮你传递声音。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声音久久萦绕在雪山河流之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是中虎跳和下虎跳之间的一个小村庄。原来村里全是核桃树,所以有这个名字。徒步过峡的游客,无论是早上从桥头或大工具出发,还是走石子路或哈巴山路,下午都到这里吃晚饭、过夜,核桃园也就成了虎跳峡的一道特殊风景。在这里你可以随着海浪的声音做梦,也可以听到峡谷客栈的传奇故事。
夜晚的核桃园,是一种只有江浪声的宁静。雪山两边没有走廊,星星排成一条线。在这里做梦是暴风雨般的梦。早上醒来打开门,面对的是深蓝色的山壁。这时候你会突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开门见山”。
核桃园只有两家客栈,分别是“山泉”和“山白面”。两者相距50米,设施和价格都差不多,但店主都有自己鲜明的色彩。
山泉的主人夏山泉是中甸的苦藏。他有一只残疾的手,但他有顽强的精神和聪明的头脑。他的妻子马佳是澳大利亚人。她在1996认识了他,浪漫地爱上了他。有了这个“洋老婆”,山泉似乎越来越热闹了。马甲的“正宗西餐”和夏山泉的传奇故事,吸引了穿越峡谷的国内外游客。
“山白脸”的主人母亲崇君和妻子石人是地道的核桃园人。他们通过努力积累了“山白脸”的经验,这是一个关于建立中国传统特色的夫妻店的故事。他们热情好客,淳朴淳朴,核桃园的很多村民每晚都来拜访“山白脸”。这家店有些地方风味,中餐口味更适合国内游客。“山白脸”之所以得名,是因为。
《山泉》的“外国故事”和《山白脸》的“地球故事”,会为你穿越虎跳峡的英雄之旅增添几分温馨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