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积淀深厚。
池州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立州政府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和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游九华,五游秋浦,写下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掌管池州刺史时所作的《清明》一诗,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扬历史,名扬海内外。此外,还有许多文人如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陆游、李清照等。,他们也曾漫游于池州的山川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被称为“千诗之乡”。
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素有“莲花佛国”之称,古刹飞亭流丹,香烟缭绕,修行佛法。
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生态环境优美。
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6℃,年降雨量约1500mm。山川秀美,地形多样,南方丘陵山地,北方长江冲积平原,荆江沿岸湖泊密布,河湖错落,山水自然趣致。
中国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被誉为“中国仙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金圣湖,一个是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此外,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
位置交通很好。
池州拥有16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沿长江入海,连接东西,是长江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靠近长三角,有利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拥有17泊位,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目前年吞吐量300万吨,为一类开放口岸。贯穿池州、东连上海、西连武汉的沿江高速公路,北连合肥、南通杭州的河湟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东起上海,西至重庆的铜陵至九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九华山旅游机场正在筹建中。
很快,池州就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对外立体交通网络。
矿产资源丰富。
池州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大米、棉花、油料、竹木、茶叶、蚕茧、中草药等农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也初具规模。
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仅中药材就有1300多种。
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储量居安徽省首位,金银储量可观,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砂等非金属矿产,品质优、储量大、开采方便。
旅游特色鲜明。
池州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齐全,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
著名的九华山是国家级山岳风景区,自然风光优美,佛教文化灿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寺庙数量和僧尼数量均居首位。特别是唐朝以来,15位大和尚、大僧尼被修成了廉洁之身,成为国内外佛教史上的奇迹,正在成为国际佛教道场。
岐山秋浦仙境、大理山、溶洞、大峡谷等自然景观,贵池傩戏、杏花村等珍贵的人文景观,都独具魅力。
中国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正在成为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漂流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新热点。
经济有望增长。
池州是一座成立仅三年的年轻城市,各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环境,改革创新,加快发展。
欢迎来池州投资!欢迎来池州观光!
具体到每个人,可以去下面的页面仔细看看!
://czdmw/% CE % C4 % BC % FE % a 1% A2 % B8 % E5 % BC % FE/% B3 % D8 % D6 % DD % C8 % CB % CE % C4 % A3 % A8 % C0 % FA % CA % B7 % C3 % FB % C8 % CB % A3 % 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