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高考一定要选物理或者历史?为什么物理和历史不能同时选?
1.为什么新高考一定要选物理或者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物理和历史:
(1)物理学——科学发展的根本。
物理学是研究最普遍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也是高校自然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在我看来,物理是科学中最“有逻辑”的学科,是化学和生物无法比拟的。物理需要很强的逻辑性,缜密的思维,一丝不苟的认真。而这些品质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构建极其重要。而这种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物理是公认的最难学的科目之一,所以如果没有“必修课之一”的限制,很多考生可能不会选择物理作为学习和考试的科目。但是物理和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如果大量学生不学物理,国家就很难发展。即使提前计划,把物理作为“必选”之一也是合理的。
(2)历史——一个民族的立国之本。
历史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我看来,历史是文科中最“文学”的学科,所谓的“文史”不无道理。历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你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那么你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就是空白,更谈不上民族凝聚力。
历史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法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我们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这些学科相应的依据。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因为我们曾经辉煌过。不学历史,就不知道它有多辉煌,也不知道什么是“复兴”。
综上所述,这两个科目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知其然,明其所以然,有其证”。所以,物理差的学生想上学,历史是考生必须面对的一门学科。
2.为什么不能同时选物理和历史?
原因只有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很难!具体原因如下:
历史是文科的代表,代表文科思维,物理是理科的代表,代表理科思维。
在“3+3”考试模式下,敢于选择物理的考生一般都是物理成绩中上的考生,所以这些考生基本上都是偏理性思维的考生。如果再选择历史作为选修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思维会非常困难。物理需要的是大量公式的计算。在这一点上,化学也有公式,地理也需要计算。相对来说,还是有些联系的。
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没有公式。这门学科不需要太多的思维能力,但比物理要用心得多,往往一字之差就失分了。所以不用物理和历史。最好选择地理,化学,生物。至少思维上的差异没有学历史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