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的别称是什么?
曹娥江郡日出日落,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隋开帝九年(公元589年),上虞被废,遂宁入会稽郡,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上虞还是会稽郡的一部分,属于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单县、九石宁地为嵊州,八年废州。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甘源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恢复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迁址,属越州。五代时,它属于吴越国的东宫。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越州改为绍兴府。元十三年(公元1276),绍兴府改为绍兴道,元二十六年(公元1366),恢复绍兴府,上虞为其郡。传承清晰,体系清晰。民国初年,官制改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16年(公元1927年)废道系统直属省。21,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监察区。24年,属第三行政监察区。37年,属第二行政监察区。解放初属绍兴地区。1952 2月以来属于宁波地区,1964 9月以来属于绍兴地区。6月1968原属绍兴地区。1983八月份以来属于绍兴市。建国后,上虞毗邻绍兴县和余姚县的一些地区发生了几次变化。1954年,白马湖春晖园入秋,东关区和绍兴县棠浦区的四峰、玉浦、塘厦、四村、姜生五个乡镇和傅生区的长东、宝山、长塘、胡慧四个乡镇划入上虞。1956 165438+10月,丰惠区永兴乡、下关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夏川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和1966年6月,下关公社的大山、隐帝、黑龙潭、玄岩、西山五个村和晨曦公社的代王和米家两个村划归余姚县。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在县城建关白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城迁至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关白镇。1992 10 6月18上虞撤县设市。据2004年统计,全市人口77.42万,面积140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属于长三角经济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杭嘉湖高新区成员。2004年,全市总产值200.3亿元,人均258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