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的故事
中国造纸术著名学者蔡伦有一句恭敬的话。贵阳(今湖南省郴州市南)人。明永平十八年(75),入宫为官。东汉元初(87年),任尚令。公元105年,造纸术发明。他总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打浆、捣浆、抄造、烘烤后造纸,称为“蔡侯纸”,为革改造纸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传为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大约3500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成为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龟甲、兽骨被竹片、木屑代替,称为竹简、木简。甲骨文和竹简都很重。西汉时,宫廷贵族间用丝绸或棉纸书写,但价格昂贵。东汉元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作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发明了以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为原料的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使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同样,造纸术的发明仍然是中国人多年观察、分析、研究和创新的结果,是中国人创新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