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章出生在哪里?

陈翰章

陈翰章(1864年3月13 —1938年6月29日),字,别号卓云,晚名博_,浙江宁波象山县陈侗乡陈侗村人,曾任国立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

他一生都在努力学习。他一生致力于经学和史学子集“四部”的研究;一生弘扬国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生活中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著有《中国通史》、《尔雅义讲座》、《周树之后的案例》、《论语录》等。

中文名:陈翰章

别名:谱名闻,字从云,别号卓云,后名博_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出生日期:1864三月13。

死亡日期:1938年6月29日

职业: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主要成就:一代国学学者和大师。

代表作:《中国通史》、《尔雅义讲座》、《周树之后的案例》、《论语录》。

角色的生活

轮廓

陈翰章生于清朝同治三年。他出生在一个种田读书的家庭,从小聪明好学。4岁,他识字了;6岁就能背诗;7岁时,他正式接受教育;他就读于在他故居后面建立的“袁玉娥”私立学校。10岁开始写作(浙江图书馆151岁诗歌)。后来考上丹山、迎西书院读书,更加勤奋好学,考了童生第一名,于是决定学习经史子集的“四部”。23岁时,我第一次进入杭州的娄宇(俗称“精经社”),师从著名的经学大师俞樾。24岁那年,我到宁波去辨志,问黄先生。

陈翰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经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书很多,有《中国通史》、《尔雅学讲义》、《儒家经典异同论》、《礼记》、《论语录》、《校稿集注》、《史通补释》等。北京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现有100多种600多万字的手稿。

专心学习

25岁(1888)杭州农村考第10名。张寒先生当选后多次被聘为官员,官至广州直隶,但他并不是一个官员。他潜心学习,博览群书,成为一名大学者。46岁(1909)被史静大学堂(成立于1898,1912更名为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赴京改变初衷,继续学业。50岁(1913)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第一历史系,至今仍是北大佳话。

工作情况

陈翰章先后在北京史静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高级警官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任国学、历史学、哲学、外语系教授近20年(其中最近两年离京度长假,北大聘请张寒为历史系主任予以挽留)。65岁(1928年初)应邀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张寒先生教书育人,为高校院系管理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年生活

68岁(1931开头)退休安享晚年。从此,我闭门写作,实现了我的抱负。然而,因病,1938年6月29日上午,一代国学大师在家乡象山去世,享年75岁。从最后一个愿望,他被安葬在家乡木龙洞的东山里。

性格评估

张寒先生一生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严谨治学,著书立说。每读一本书,都要时时检验其优劣,校对其错误,辨别其真伪,评价其得失。每次读的时候都要用彩笔加一些句子,由浅入深,先是藤黄,然后是浅蓝、粉红、胭脂,再是朱红。

每篇文章都要大声读几十遍。他生前只发表过十余种手稿。

人物作品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张寒先生的三部著作,即《周树案》、《张寒后事补表》、《辽史研究》。1985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整理了《论语》、《老公羊考证》、《诗学》等张寒遗著。但从他晚年编纂的《裴学堂教科书第一辑目录》中可以看出,尚有800多万字的100余种手稿有待出版,涵盖了经典、历史子集的“四书”,现作为善本保存于浙江图书馆。陈翰章先生立志终生以学术报国,弘扬民族文化。他的学习经历了“三变”:古今文学初学,不偏一派;中年希望强国,广搜西学,研究实学;回到“四部”后,我一丝不苟,不懈追求。张寒先生名人辈出,包括著名作家茅盾、哲学家冯友兰、社会活动家许德珩和历史学家范文澜、顾颉刚、罗嘉伦和傅斯年。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章太炎称赞他“博学多才,思虑周到”,蔡元培称他为“两脚图书馆”,黄侃尊他为“酷儿学者”。

本地综合体

被茅盾称为“爱国怪人”的张寒先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乡土情结。1907象山劝学院首任总院长,在他的赞助和发动下,建立了30多所小学。作为象山民意的代表,荔湾县出现了分歧。不忘公益事业,出资创建“象山县公立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前身)。65438年至0922年,张寒先生从北大探亲归来,受聘为民国象山县志主编。后来他带着手稿北上,在北大四年完成了县志的编纂,于是成为“独立编纂”的县志(这部编年史是民国四大名志之一,是香山的百科全书,起到了管理、教育、保存历史的作用)。同时,陈翰章先生也非常重视忠、孝、礼、义,乐善好施,以身作则。

后世的影响

为纪念陈翰章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爱国情怀,象山县委、县政府于1982重修了陈翰章先生墓。1992年,重建了张寒纪念亭和纪念墙。2006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陈翰章全集》的编纂作为省文献整合的“一号工程”,全集约21卷,10多万字。2007年9月,在第十届中国钓鱼节期间,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了陈翰章先生纪念馆开馆仪式,举办了陈翰章先生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第一本《国学大师陈翰章》一书。这时,北京大学派历史系党委书记张万仓教授和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陈前平教授前来祝贺。北京大学在张寒故居开馆时的贺信中写道:“张寒先生为北京大学早期的人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一生中,他写了大量的财富,他的作品和其他身体,他受益于学习森林,并为未来做出了贡献。”这是对陈翰章先生最好的评价。

被誉为当代“学术大师”的季羡林先生,提起陈翰章先生也是肃然起敬。他甚至说,陈先生是他的老师,并亲笔题写了“陈翰章故居”的牌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欧阳钟石为陈翰章先生纪念馆题词。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撰文《陈翰章先生之墓》;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撰写的《历史学家陈翰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题写《学习馆》;台湾省先生在纪念墙上题写了汉章“学之长史”。台湾省学术界也出版了张寒先生的部分著作,并将陈翰章先生列入名人堂。

人物故事

人物故居

地址位于象山县陈侗乡陈侗村。

1月初的一天,96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高兴地写下了五个大字——“陈翰章故居”,这是他10多年来第一次用毛笔题字,而且签名时还特意加了一个“敬”字。

有很多人想得到季羡林这个词,但他几乎从来不问这个问题。这次,当我听说陈翰章故居正在被保护和修缮时,季羡林说,“陈翰章是我的老师”,并立即让他的助手拿起笔墨。一代国学大师为另一位已故国学大师题词,留下佳话。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撰文《陈翰章先生之墓》;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为纪念亭题写“裴雪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为《历史学家陈翰章》题词。这也反映了陈翰章在中国学史上的地位。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象山县陈侗乡陈侗村,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陈翰章故居。季羡林题写的“陈翰章故居”牌匾还没来得及挂上门楣。

这是一栋两层青砖四合院建筑,由学校托儿所和学校组成。它雕刻精美,风格优雅。作曲学校略朝南向西,为一前二侧的重檐建筑。前面有栅栏,有双石库门。主房有七间,第二间和最后一间有走廊。明室侧缝七格,前有卷棚玄关。学普堂位于篆派之南,也是由一面和两面组成。前面有一堵墙,正房分为七间。

陈翰章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9),由其父陈昌所建。象山县专门拨款对陈翰章故居进行全面加固修缮。因此,我们眼前的故居保存完好。

晚年,陈翰章回到家乡,住在一所学校里,致力于历史研究。他的许多作品都来源于此。据陈翰章的孙子说,他们的祖父每天会犁地并读一个小时的诗集。就是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大声朗读。这本书的声音很大,在陈侗村远近都能听到。村民们说这比鸡叫还准确。他们小时候很困,经常被读书声吵醒。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书声不绝于耳。

我们徘徊在玄关,试图寻找一代儒生留下的气息,仿佛有近百年的书声萦绕在梁。

实现愿望

陈翰章从小好学,博览群书,背文章。25岁的时候,我被招了。后来和章太炎同学一起在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俞樾手下工作。考完之后,我被授予直隶州广东考生,但是我没有上任。清末,史静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聘请他为教授,但他更喜欢当学生。因为他一生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点一个院士。科举废除后,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称为“洋院士”,所以他宁愿做学生,拿个“洋院士”来安慰自己的生活。

1909考入北京大学,1913以中国历史系第一名毕业。他是北京大学历史专业最早的毕业生之一,毕业时49岁。之后一边读书,一边在北京大学担任中国文史哲史教授,讲授中国法制史、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西周史、经学通论等15门课程。这个故事曾被认为是一个笑话,陈翰章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学术怪人。

“两条腿的堆栈”

陈翰章一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读了汉唐到清代的经史书籍。每到除夕,我一定会写总结,检查一年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每读一本书,都要检验其优劣,校对其错误,辨别其真伪,评价其得失,所以纸上满是红绿点。一旦你有了你的经验,就记录下来保存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与日俱增,涵盖了经典、历史、哲学、收藏等各个部委。陈翰章的书桌上经常放着10多支刷子,大部分的笔尖即将被打磨。

他的同学章太炎先生曾赞道:“浙江同行,学识渊博,心思缜密,无人能及。”当时,教育部在北京接待外国汉学家,陈翰章经常被邀请参加咨询。一位日本汉学家曾经面对面提问,陈翰章详细解答。没有错,所以日本汉学家称他为“两条腿的图书馆”,形容他的知识丰富如图书馆。外国汉学家称赞陈翰章是“学识渊博、文章精深的中国大师”。

爱国主义

陈翰章是著名作家茅盾的老师。茅盾在庆祝北大80周年校庆时回忆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北大的中国史和中国地理的老师。此时此刻,陈翰章,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仍然历历在目。他是余屈原的弟子,章太炎的同学。他是清末迟明的一位历史学家

陈翰章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并编写了自己的讲义。他收集了先秦诸子著作中的片段,证明欧洲近代科学所谓的声光电气化是在中国古代,而当时欧洲列强还处于食鸟食血的时代。甚至说先秦时期就有飞机,证据就是列子说有会飞的汽车。一天,当下课正要离开教室时,一个同学突然问道:“陈老师,你研究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欧洲近代科学。为什么后来丢了?”陈翰章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就要继续研究其原因了,这将在先秦时代以后的历史中讲到。”当时年仅17岁的茅盾插话道:“陈老师是在思考古代的爱情,他是中国人民的心声。”陈翰章看了茅盾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那天晚上,陈翰章发了一张便条,请茅盾和他谈谈。茅盾忐忑不安地去了。出乎意料的是,陈翰章并没有生气。他反而坦然地说:“我知道我的讲义说外国近代科学在2000年以前就存在于中国是很牵强的。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提高伟人的声音对了一半。鸦片战争后,清廷畏洋如虎,士大夫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崇洋风气。中国人看到外国人卑躬屈膝是一种耻辱。忘了中国是文明古国,比外国人强多了。我想打破这种趋势,所以编了这么一个讲义,讲了讲。”他还说:“中华民族和白人肩并肩站在一起。”茅盾后来称陈翰章为“爱国狂”。

在京近20年,多次婉拒孙和吴的入仕邀请。陈翰章非常同情革命,是一个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爱国者。革命家徐锡麟、秋瑾被杀,无比愤慨。他们曾说:“男如西林,女如秋瑾,国事可为。”。他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参加了葬礼并表示哀悼。

还有一次,六个国家的驻华使馆派人聘请陈翰章给他们讲中国的历史。每周授课两小时,月薪600元(当时普通家庭的生活费每人每月只有三四元),用车接送。陈翰章婉言谢绝了。事后,他的儿子问陈翰章:“为什么父亲拒绝了这么重的奖赏和这么优越的条件?”陈翰章回答:“你只知道报酬高,条件好。你知道中国的历史能不能被外国了解?”这样也能看出他的爱国情怀。

讲究礼义

陈翰章在他的家乡。每年过年,他最亲的亲戚和晚辈都会去他家拜年。在过去,礼仪是很受重视的。晚辈拜年,要给长辈下跪磕头。最令人惊讶的是,当别人向陈翰章敬礼时,他会跪下还礼,当他起身时,他会毕恭毕敬地鞠躬。他的学生顾回忆的文章,曾提到他少年时是先生的徒弟:“我在学了两个学期,拜了陈先生两次,陈先生还礼两次。”

你对晚辈都这么客气,何况长辈。到了农历新年,年事已高的陈翰章总是一大早就去族长家拜年。那时候,族长是个老农,但陈翰章还不算太穷,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前去行礼。

每当春节临近,陈翰章都会给村里孤寡老人送去十公斤猪肉和一桶大米,安慰他们的心灵。如果死者健在,生病或年老,陈翰章会请人接生,请人治疗疾病,或买棺材下葬。他积极赞助村里的桥梁、铺面、寺庙建设,从不吝啬。村子里有一条几十英里长的路。由于年久失修,石板破碎,路面凹凸不平,下雨天泥泞不堪。为了解决道路难走的问题,陈翰章独资修建了这条道路。

那时,陈侗村没有学校,只有几所私立学校,青少年学习非常困难。陈翰章捐资建立学校,以解决家乡和其他地方的青少年阅读困难的问题。

无论那些压制贫困、称霸乡里的人有多厉害,陈翰章都不屑一顾,认为是正理,为被欺负的人背黑锅,赢得了村里人的称赞。

当陈翰章卧病在床时,县里正准备建立一所公立医院。陈翰章得知后,捐款65,438+0,000元,促进其早日完工。当医院建成并开业时,陈翰章已经去世了。

在北大教书时,陈翰章白天上课写书,晚上编讲义,教孩子读四书五经,详细讲解,每天工作到半夜。即使感冒发烧,他也坚持编讲义,上课。妻子劝他请假休息,但陈翰章说,“国家应该争分夺秒地培养人才。我一个人休息怎么会耽误几十个人的时间?”有时学生去他家求教,陈翰章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讲,引经据典,一一解答,直到学生完全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