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哪些深刻的变化?
当前,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智能识别、知识管理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已经步入智能化阶段。国内外高科技公司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表明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时代。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在普及和完善,“互联网+”与教育还在相互催化融合的时候,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更高发展阶段,无疑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给未来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人工智能改变了育人的目标。就像机器取代简单的重复性体力劳动一样,人工智能将取代简单的重复性脑力劳动,司机、翻译、客服、快递员、裁判都可能成为消失的职业,传统的社会就业体系和职业形态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要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和趋势,教育必须回归人性的本质,褪去工业社会的功利烙印。当人工智能成为人们的外部记忆和思维助手时,学生单纯吸收和掌握知识以获得赚钱谋生技能的教育目标将不再重要。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在新的社会就业体系和人生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将加速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治理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改变了校园环境。未来,校园环境信息化将走向更高层次的智慧校园,各种智能传感设备和技术将无处不在。校长、教师和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嵌入了有形的校园物理空间和无形的虚拟数据空间。学生踏入校园即可完成签到,离开校园时自动通知家人,进入教室时发出报警求助,缺课时收到友好提醒,练习测试后生成学业情况分析报告...这些都表明,校园物理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和在线学习环境已经充分融合,实现了从数据化环境到数据化环境、从数据化教学到数据化教学、从数据化个性到个性化数据的转变。校园看起来是一样的校园,却充满了人间的温度和智慧。
人工智能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有专家指出,三类人,即“创造性工作者”、“人际关系连接器”和“复杂模式的法官”,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教师同时符合这三类人的特点,因为教师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政策和教学环境,面对不同性格特点和需求的学生,处理多样化的教育教学问题。所以人工智能不能轻易取代教师这个职业。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师的角色和功能。教师可以从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加专注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者和设计并实施定制化学习方案的成长顾问。
此外,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学习范式。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口语测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用于作文批改和照片搜索,人工智能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学习伙伴。只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扫一扫,说一说,点一点,就实现了答案分析,打分评论,知识点,考点,难点的自动生成和推送。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快速发展,人机合作提升智能和群体集成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从知识关联、群体分层等方面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推送学习建议,还可以从大脑思维模式、个体人格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
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它的目的地是未知的。能否被人类控制也引发了伦理上的担忧,这既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近期尤其需要避免过度依赖和隐私泄露,这就需要教育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绝不是万能的,涉及成人教育的教育领域一定不能盲从。对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误判可能只影响一瞬间,但对一个人成长的误判可能影响一生。教师高层次的脑力活动和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习惯,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需要低层次脑力劳动甚至体力劳动的反复训练和积累。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矫枉过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导致师生变相成为人工智能的助手和附庸,教师失去应用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的精神品格。
同时,也要避免忽视对师生隐私的保护。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是海量数据积累和训练挖掘。师生的社会属性数据和教学行为数据越大,维度越丰富,时间跨度越长,人工智能提供的教学服务越精准,学习建议越科学,知识内容越合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越显著,随之而来的是师生隐私泄露风险的剧增。人工智能可以给未来的教育插上翅膀,但一定不能以牺牲师生隐私为代价。必须保证教师和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有知情权、选择权、访问权、拥有权和支配权,数据必须安全,防止泄露和滥用。
未来已经来临。对于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要在态度上迎接未来,在态度上正视未来,在认知上理解未来,更要在管理决策和教育上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积极构建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