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读名人故事
清明节的名人故事第一部
文公仲二是春秋五霸之一。四十三岁时,他被诬陷,被迫逃离晋国,在国外度过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此后,他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中国夺取政权。重耳即位后,赏赐跟随他流亡的文武大臣官衔,封功勋大的封地,封功勋小的封号,但偏偏忘了一个人,就是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跟随重耳。当重耳在流放地经过卫国时,他饿得受不了,也找不到吃的东西。于是解推忍痛割掉大腿上的肉,为重耳熬汤。重耳怎么会忘记这样一位伟人呢?
原来介子推和重耳回到晋国都城江都后,只见过重耳一次。后来生病在家,编草鞋,伺候母亲。当重耳举起英雄时,其他人整天缠着重耳要奖赏,但介子推走了。他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建议他去见已经成为君主的重耳。介休讨厌追求成功,他对他的母亲说:“晋文公的提升是上天的意思。现在有些人争权夺利,真是无耻。不敢贪自己的成绩。我不想当官,也不想谋利。我去看他干什么?”我愿意织一辈子凉鞋,养活我妈。看到儿子坚决的态度和高尚的品格,母亲没有再说什么。母子俩商量了一下,介休背着老母亲去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发誓要隐居终生,再也不出来。
后来,重耳想起介子推,派人去四处看看。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后,亲自带人到绵山寻找。很多人找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踪迹。因此,有人建议释放火烧山来诱导介子。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释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和他妈一直没出来。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他们母子死在一棵大树下。重耳非常难过。他下令在绵山为介休建庙,并颁布法令,把绵山田里收来的钱和粮食全部作为介休的祭品。
火烧山的那天是农历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清明节的人为了怀念介子推,每年的前一天都禁烟停火,只吃冷食。久而久之,蔚然成风,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名人故事第二部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相传秦末,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经过几轮大战,终于夺得天下。
当他荣归故里,本想祭拜父母的坟墓,但由于连年战乱,坟头长满了杂草,墓碑参差不齐,有的断了有的断了,墓碑上的字也认不出来了。
刘邦非常难过。虽然他的下属也帮他翻遍了所有的墓碑,直到黄昏才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块,紧紧地握在手里,向上帝祈祷:“我的父母在天之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要把这些小块纸扔到空中。如果纸掉在一个地方,风吹不动,那就是我父母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扔到了空中,果然,一张纸落在了一座坟前,不管风怎么吹,刘邦跑过去仔细看了看那模糊的墓碑,果然,他看到了上面刻着他父母的名字。
刘邦高兴极了,马上让人把他父母的坟整修一新,从此每年清明节都要去他父母的坟前看看。
后来民间像刘邦,每年清明节都会去祭祖坟,用小土块在坟头上压几张纸,表示扫墓。
清明节落在国历的4月5日或6日,因为它落在24节气中春分后的第15天,所以它不是固定在国历的4月5日,也不是由农历决定的。清明节,又称全国清明节,是民国24年政府指定的全国性节日。中国有祭祀祖先的悠久历史。早在古代,帝王将相祭祀祠堂,春秋时期,孔子祭祀墓葬,都是贵族独有的。秦汉以后,贵族制度走到尽头,普通百姓祭祖坟已是习俗。
延伸阅读: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作为清明节的重要节日,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关。在中国,冷餐后的新火重生是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它揭示了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活和新循环的开始。后来有了“感恩”意识,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恩。
寒食忌食寒食墓,清明带新火出游。在唐代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连续的不同主题的节日。前者哀悼过去,后者寻求新生。一阴一阳,一口气终身,两者关系密切。禁火生火,祭祀死者是为了保命。这就是寒食和清明的内在文化联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朝廷通过法令将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扫墓的民俗固定下来。因为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联系紧密,寒食节的习俗很早就和清明联系在一起,扫墓也从寒食推迟到清明。
进入宋代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把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放在其名下。与此同时,清明节也融入了"上思节春游"的节日习俗。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体系,寒食节基本销声匿迹。春天只剩一个清明节了。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节的综合和升华,清明节习俗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史爱东说。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结合了“节气”和“节俗”的综合性节日。清明节就节气而言,刚过春分。此时,天气更加温暖,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人们去远足,亲近自然,可以说是顺应了天气,有助于吸收大自然的纯阳,驱散压抑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
从唐代开始,寒食和清明并排放假,不同的年份分别有四到七天的假期。宋代是一个生活日益城市化,民俗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能让人们在清明节扫墓、踏青,特别规定国子监放假三天,武馆放假一天。《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和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到了宋代以后逐渐融合为一,不断被赋予积极的文化意义。人们直接把祭祖与重视孝道、谨慎追求未来的中华民族性格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根的道德意识。它的文化意义类似于西方的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缅怀祖先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中深厚的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建立古人与现代、前人与后人之间的和谐代际关系,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基础。
史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变,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势,清明祭祀扫墓成为踏春踏青的节日时间。因为柳树是春天的好树,插柳穿柳也是清明特有的时尚。民国时期,柳树植树节曾被称为“植树节”。但无论如何演变,祭奠和祭祀是中国人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
无论从它的起源还是它的演变,我们都可以总结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缅怀,二是督促和保护新生。
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