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尺八与宋尺八的渊源
尺八的历史
摘要:尺八的名称始于唐代,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期消失。镰仓时代,日本僧人对宋代禅宗的虔诚深有体会。在杭州王人禅寺禅修期间,他们将尺八的技巧演奏给张深这位居士听。回国后,他们建立了兴国寺,建立了普通话教派,传授尺八的技艺,经过千古演变,一直延续至今。明心是日本普化尺八的祖先,所以杭州护国王人寺是日本尺八的祖庭。
尺八的名称最早见于旧唐书《吕才传》:吕才“可为十二尺八,尺八长短不一,无韵。”《辞海》云:“尺八又叫‘小关’、‘竖关’。古管乐器因其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宋以后不用。它在第七和第八世纪传播到日本。现在日本还流行的尺八叫‘普化尺八’,形状长短不一,只有五个孔,前四个和最后一个,没有膜孔。”
在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尺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过它的中日学者达成共识,认为日本尺八是从唐代(日本奈良时代)开始流传的,但好景不长,在平安时代中期(约10世纪末)就消失了。至于唐朝是何时、何地、何人、如何传播的,目前尚无史料记载。总的来说是通过中日交流的留学生、僧人、艺人、商人等民间渠道传播的,无从考证,暂且存疑。
日本尺八传播的重要时期是镰仓与南宋的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以佛教文化为基础的。也可以说尺八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衍生品。本文以史为据,记叙了日本僧人入宋求法禅,在杭州护国王人寺学习演奏尺八的故事,以证明杭州护国王人寺是日本现代尺八的发源地,是日本普化尺八创始人的祖籍。
一、由来:日本人跪在古庙前,弹尺八。
1997年5月,长笛大师赵松庭给我讲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1994春节前,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位于黄龙洞景区的浙江艺术学校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来自日本福井县盛田市的72岁医学博士斋藤孝介,以及随行的一位青年作家。在杭州市民宗局赵毅新同志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教学楼后面的一座古庙。赵毅新告诉斋藤,这是南宋时日本人来杭学佛的护国护仁之王。
只见老人激动万分,慢慢地从包里掏出一只旧的锃亮的日本尺八,突然跪在雪地上,面对着寺庙,任雪花飞舞,非常虔诚地吹着古老微弱的音乐,然后用颤抖的手轻抚着寺庙的柱子,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对着空荡的古寺吹着第一首想家的歌,在学校接待室喝完龙井茶,深深地弹了三首古曲。他激动地对人说:“这个尺八和我弹的曲子都是中国南宋的。日本人去杭州护国王人寺学禅的时候,从中国学到了弹尺八的技艺,带到了日本(这个尺八是不是南宋的就不考证了,反正很古老了)。这次他们来杭州寻根许愿。”
当时在场的浙江艺术学校校长俞爱如高兴地说:“这下可好,我们学校的历史一下子提前了这么多年!现在江南笛王赵松庭落户我校,省艺术学校成为培养长笛学生的摇篮。这是一种缘分!”听完这个故事,我激动不已!我一天到晚跑艺校,好像着了迷一样。面对这座神秘而深邃的古庙,我想象着:关于这座庙,关于尺八,关于日本人,关于南宋人,有许多神秘的谜团...我立即采访了故事的当事人和省艺校历任领导、老教师。据张荣泉副院长回忆,他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一个叫申觉新的日本人进入宋朝保护他。所以最后喜欢提问,开始了漫长的调查考证之路。我钻过图书馆,跑过大学资料室,问过专家学者,拜访过村民和僧人。我花了一年时间,终于解开了日本尺八和杭州护国王人寺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