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的一大变革。
19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它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改造旧资本主义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它是对过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总结,是过去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理论结晶。它基于实践的观点,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从其理论特征来看,它也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的社会历史前提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时代精神的精华。新的历史时代为新哲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政治上和经济上,19的30-40年代期间,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经从争取政治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转变为争取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虽然不可避免地以政治的形式出现,但最终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展开的。”唯物主义经济关系这一历史决定性因素的发现,使解释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可能,进而使建立完整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成为可能。
在自然科学中,一些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揭示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的关系和发展。特别是细胞理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在社会科学方面,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解剖了资产阶级社会,创立了劳动价值论,高度评价了生产劳动的作用。这些重要成果为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的理论前提
前哲学从两个方面为新世界观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一方面,前哲学为人与世界关系的有益探讨积累了积极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以往哲学对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起点。
在现代哲学中,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代表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相反方向,对新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唯物主义:是一种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唯物主义,把身体的敏感当成人性。一方面论证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陷入了对社会历史的错误理解,否定了人类的任何选择自由,得出极端决定论就是宿命论的结论。法国唯物主义没有完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没有合理地解决自由与必然现实的对立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与法国唯物主义完全相反,法国唯物主义以抽象的方式发展人的能动性,把能动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的本质。它的进步意义在于把思维和存在理解为一种思维对存在的把握活动,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矛盾的扬弃。它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是以一种虚幻而非真实的方式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问题。
费尔巴哈哲学:“把唯物主义放回王座”。他的哲学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可以在人身上实现,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不仅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规则,而且试图探索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其局限性在于,费尔巴哈基于抽象的人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同一性,从而为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提供了一种抽象的解决方案。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
新哲学世界观的历史使命是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提供理论指导,因此这一哲学的建立与共产主义的理论和运动密切相关。因此,新哲学的建立就是要消除以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乌托邦性质,科学地解释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作为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试图把人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整个历史归结为生产劳动异化和异化扬弃的辩证运动过程。但这种对实践概念的规定是不完整的,在理论上无法解释异化劳动的成因,陷入循环论证的逻辑困境。于是我进入了下一个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以神圣家族为标志。在《上帝》中,马克思暂时阻止了后面的异化劳动理论,转向了试图辩证法国唯物主义印象的方向。从自然存在继承唯物主义传统,一些重要观点,如要求从不同的经济和工业条件来理解国家所有的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区别,显然超出了法国唯物主义的视野,但这里的要点是从出发点上强调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以阐明物质利益与历史发展的中介关系,即归根结底从物质生产活动来解释历史发展,从而解释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践概念的完整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大变革的关键。实践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独特的途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必须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
第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重点理解)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最基本的范畴。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哲学,构成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1”实践观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过程中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关于经验概念的两个抽象规定,把它转化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物质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现实能动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和动态的现实,同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在实践的基础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
< 2 >实践观在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过程中的实现。
基于实践概念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逻辑上就需要在社会历史领域贯彻唯物主义的原则,从而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而完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既肯定了自然对于人类的先在性,又把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从而把历史的概念带入了自然领域。同时,实践概念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也是唯物自然观的基础。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的相互制约,从而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观。
③认识论和本体论也统一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将自然观和历史观作为本体论建立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而且将其认识论建立在同一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实践是通过物质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的实在性,而认知是通过语言符号来把握或象征性地把握现象世界的概念。这两种把握活动应该相互一致,互为前提。而且,理解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这两个方面统一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它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不仅在于它公开声明批判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是为无产阶级的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而且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包含着革命性和批判性的规定。这一革命性和批判性的规定逻辑地包含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石的实践概念之中。
实践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物质生产作为人与自然的否定关系,是人类一切否定或革命活动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的自由解放为宗旨,必然把革命改造现实的实践放在首位。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有否定性和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为自身基础,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革命批判的实质。
革命性和批判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也必须体现在其方法论上。既有事物不仅要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也要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来理解,还要从主观方面,即从人与物的否定关系来理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批判本质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实践作为一种对外界的消极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赋予外界以有目的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建立在具有否定性和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度尊重和尊重红色人民的主体性。现实而非抽象的主观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范畴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石,这不仅决定了它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也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内容的客观真实和逻辑形式的严密完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真理不仅在于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检验的真理体系,而且在于它内在地包含着客观性原则,因为实践概念包含着客观性和被动性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彻底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为建立彻底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确立了自觉的理论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和形式上的逻辑整体性是统一的,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完整体现。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
马哲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深深植根于实践,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旧哲学而产生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既是对旧哲学的批判和清算过程,也是发现和克服自身内部矛盾的过程。
马哲的全部历史证明,它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的解放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也是其实用性的充分体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中坚持马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具体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意识地总结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许多哲学问题的新认识。这一切展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自然科学生动图景,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由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日益复杂和自然科学理论本身的迅速变化,也提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课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A)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哲学 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的哲学:
第一,阶级属性不同。马哲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哲学在近代有许多派别,反映了西方社会不同阶级、基层单位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总的来说,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满足资产阶级不同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理论本质不同。马哲以实践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其主流来看,现代西方哲学家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阴影。
第三,社会角色不同。马哲是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理论体系。除了直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服务之外,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早已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
第四,发展模式不同。马哲是一种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哲学。它是一门关于自然、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和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众多,形式多样。它的两大主流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种思潮往往走向极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上相互矛盾。马哲成功地实现了科学与人的辩证统一。
(二)正确理解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家
首先,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有助于坚持和捍卫马哲。
其次,学习现代西方哲学也有利于哲学的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马哲在中国的命运与中国人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息息相关。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逐渐理解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征服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道路。
今天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仍然非常需要马哲的理论指导。今天,中国的马哲也迫切需要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世界的发展中进一步发展和建设自己。两者的健康发展和紧密结合,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光明未来的保证,也是哲学在中国繁荣发展的保证。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需要和本质特征之一。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