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历史上的猛将?

?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印象都不好,这主要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爱情小说中,魏延是一个善变的反派,有着叛逆的大脑。最后死于诸葛亮袖下谋反,百姓大乐。

其实这是很大的不公。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是一个可悲的人物。他一生忠于蜀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诸葛亮死后,魏延被控背叛,被斩首,消灭了三族。

魏延实际上是忠于蜀汉的。

那么问题来了,忠诚的魏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惨淡的下场?

魏延的勇敢和足智多谋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还原一下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刘备入蜀时,魏延率领三部曲与刘备作战,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因为军事上的成绩,他被提升为衙门将军,开始得到刘备的信任。

公元219年,刘备成为汉中王,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军事重镇,震惊了蜀汉全军。

因为对于蜀汉来说,汉中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据《读史记》记载,汉中“北望关中,南围巴蜀,东达项邓,西控隆庆”,既是曹魏北伐的军事前沿,又是益州的咽喉。

魏延镇守汉中要地,刘备对他非常信任。

因为当时关羽镇守荆州,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汉中会由刘备的另一位老铁张飞镇守,就连张飞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刘备对魏延的提拔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魏延名声不明显,一飞冲天,成了独立将军。

随后,魏延用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证明刘备很懂人。

魏延守住汉中后不久,蜀汉政权迎来了第一次重大危机。公元219年,关羽战败,荆州失守,蜀汉的实力由盛转衰。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东征吴国。结果在夷陵大败,不久就死了。

刘备死后,蜀汉政权随即陷入内忧外患。对内,华南发生叛乱;对外,要重新处理与孙吴的关系,防止曹魏伺机而动。而北守曹魏,大任正好落在汉中督军魏延身上。而魏延却治军有方,封锁了益州,使曹魏无法窥视蜀汉,为稳定蜀汉政权赢得了喘息之机。

魏延镇守汉中的策略是占据重要地点,利用屏障,重兵防守外围,“御敌于外,使其无法进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极其有效。魏延镇守汉中十几年,没有丢一寸土地,没有放一个敌人进来。魏延死后,王平镇守汉中,也沿用了魏延的防守战术。盛世之战,王平以不到三万的兵力,成功抵御了曹魏大将曹爽十余万大军的进攻。

诸葛亮从来不排斥魏延,相反,他很器重魏延。

为什么魏延这么优秀的人最后却很惨?

有一种观点认为,魏延之所以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是因为诸葛亮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在位时排挤魏延,临死时算计魏延。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客观。诸葛亮在位期间,并没有排挤魏延,而是看重魏延。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延在蜀汉的地位。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公元230年,魏延升任西征前军师、将军,放假被任命为南郑侯。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蜀汉军中除诸葛亮之外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并且是诸葛亮亲自提拔,开府治国。

诸葛亮把魏延推上了人生的巅峰。

要知道,“南郑侯”是郡侯,是自西汉以来,一个异姓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郑将军”是一个真正的职位,级别是最高的。在蜀汉历史上,魏延是蜀国军队将领中唯一一个生前被授予“将军”称号的人。假节,相当于方上剑,很有权威性。蜀国历史上只有张飞、诸葛亮、魏延有此殊荣(关羽是假节)。可见诸葛亮对魏延的看重。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是怎么用的。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都想效仿韩信“筑一条铺好的路,隐藏自己的位置”,请求率领一万大军从子午谷出发,在潼关与诸葛亮会师,但诸葛亮以“悬危”为由拒绝使用。魏延昌认为诸葛亮胆小怕事,哀叹他不能充分发挥军事才能。

这就是被反复讨论的“伍兹谷”。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拒绝魏延的计划是战略短视和军事水平低下的表现。甚至有人说诸葛亮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怕魏延的立功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拒绝了魏延的提议。

所谓子午谷塔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这是一种过度解读。当时魏延作为“司马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参谋长),有权提出军事建议,而诸葛亮作为统帅,也有权否决建议。这更像是正常的上下级之间的讨论。此外,“伍兹谷奇迹”不可能成功。如果真的实施,很可能会让舒更早的倒台。很多学者也讨论过这个事情。

但总的来说,诸葛亮对魏延是依赖和包容的。

首先,诸葛亮北伐前就已经打算重用魏延了。公元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让魏延督前军,领丞相司马、凉州使刺史。其中“督前军”是北伐军的先锋;“司马丞相”一职相当于北伐军的参谋长,掌管北伐军的军务。

其次,诸葛亮对魏延非常宽容,能够容忍他傲慢、爱挑剔的性格,毫不犹豫地给了魏延机会。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用“言过其实,用之不多”的马谡镇守街亭,却没有冷落魏延的意思。正是诸葛亮看错了人,才导致街亭兵败,失去了蜀汉唯一的好机会。所以诸葛亮才会“降三等”,公开揭露自己的错误,以接受众人的监督。

魏延的性格简直就是关羽的低配版。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给了魏延单独领兵的机会。魏延奉命带领一个师向西进入羌族。阳西曹魏大败后,永州将军费耀、郭淮升任前军师、西征将军,放假封南郑侯,坐稳蜀汉军第二把交椅。

第四次北伐,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魏延、高翔在鹿城之战中击败司马懿,取得斩首三千的战绩。

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排挤魏延,而是很看重他。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重用,就没有魏延光明而精彩的人生。

魏延的致命缺陷让诸葛亮忍痛放弃了不得不放弃的东西。

诸葛亮死前算不算魏延?这是真的。诸葛亮对待魏延确实很特殊,但不是因为诸葛亮嫉妒人才,而是形势紧迫,不得不如此。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生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撤退安排:死后,杨仪率军撤退,留下魏延留守,姜维紧随其后。诸葛亮还特别说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了,军队直接行军。

魏延缺席了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听到他的死讯后非常不满。因为魏延一直自称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而且当时人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诸葛亮死了。魏延这个军事老大,已经指挥不了全军了,还得听一个文官的指挥。更可气的是,压着魏延脑袋的,正是他的宿敌、深仇大恨杨毅。这让魏延忍无可忍!

杨毅和魏延是一条船上的。

结果魏延先领兵南下,一路烧了回成都的栈道,阻止了杨仪的部队回蜀。正是因为如此,杨仪等人决定背叛蜀汉。事实上,这显然是一个冤案。陈寿在《三国志》中也讨论过这件事,说魏延如果背叛,应该在北方带兵投降曹魏,而不是带兵南下观察魏延的动向。他只想杀了杨易。

随后,魏延率军占领南谷口,与归来的杨易军对峙。魏延没想到,他的士兵觉得魏延不对,一哄而散。魏延带着儿子等人逃走,被马岱杀死。他的名声毁了,被三个部落给毁了。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一下,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奇怪的撤军安排,为什么会在魏延不在的情况下发号施令?

有几个原因。

第一,魏延缺席是诸葛亮算计好的。魏延性情高傲,人人避其锋芒,可以说是霸气十足。比如杨仪不肯收魏延,魏延几个动作用刀杀了杨仪。诸葛亮爱惜他们的才能,不得不为他们斡旋。我们上面说过,诸葛亮拒绝了子午谷计划,魏延敢说诸葛亮“胆小”,说明他对诸葛亮不是很服气。以魏延的性格,如果他出席会议,得知诸葛亮临死前将全权委托给杨仪,很可能会当场翻脸,恐怕连垂死挣扎的诸葛亮都压制不住他。

二是魏延过于激进,与诸葛亮的北伐政策大相径庭。为了延续自己的政策,诸葛亮不得不忍痛放弃魏延。

姜维是诸葛亮看重的军事接班人。

很多学者用“以攻代守”来评价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事实上,诸葛亮清楚地意识到,以蜀汉国小而弱的客观现实,不可能“一战而成”,一战消灭强大的曹魏,所以他的北伐策略主要是缓而稳,逐步蚕食曹魏的地盘,扩大蜀汉的地盘。

魏延对北伐的态度极其激进,所以一直提出兵分两路,与潼关会师。由于他的冒险和激进的战略,诸葛亮不能把军权交给他。

第三,诸葛亮为了有效保证军队的安全撤退,放弃了魏延。

诸葛亮知道,一旦他死了,全军士气就会低落。当务之急是安全撤军,保存实力。所以他必须在自己的得力助手——魏延和杨毅之间选择一个负责任的。

我们上面说过,魏延对北伐有激进的政策。如果他率军,一定会继续打曹魏;杨仪虽不足以嘱托国事,却能遵旨退兵。只要安全撤退,蒋琬、费祎在蜀汉,姜维在外,政治局面仍可维持。所以,诸葛亮最终选择了杨仪。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判断完全正确。杨仪辞去军职,魏延不服,甚至扬言:丞相已死,我魏延还在。一个人的死怎么会耽误国家大事?

由此可见,魏延的悲剧虽然与诸葛亮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是魏延本人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军事策略激进,不符合当时蜀汉国情;第二,他骄傲自大的性格和无人能压制的局面,使得诸葛亮不得不除掉他,以防后患。

所以诸葛亮让才华横溢的魏延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也让不听话的魏延步入了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