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背后的皇帝是谁?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洪礼。(雍正帝,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他的庙号是世宗,谥号景天昌云建中表的文字是吴应明、宽仁信、伊瑞、盛大孝、成贤帝。他被安葬在清西陵的泰陵,该陵传给了第四个儿子李鸿。)

爱新觉罗洪礼(1711九月二十五日-1799二月七日),清朝第六位皇帝,是北京定都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意为“天道昌盛”。在位60年,继续讲政治,实际行使最高权力63年零4个月。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最长寿的皇帝。

雍正帝(0678年1678年13年2月-0735年18年10月),即清朝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在蒙古被尊称为那希拉德土托班。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萧公仁皇后,即吴雅诗,出生在紫禁城的永和宫。

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皇帝。乾隆年间,清朝达到康雍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在康雍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经济文化。

乾隆在位期间,注重社会稳定,关心受灾群众。在位期间,五次免天下钱粮,三次免八省粮,减轻了农民负担,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充实清朝国库的作用。

乾隆年间,武功鼎盛,在平息边疆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完善治藏,统一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清朝的版图,正式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乾隆年间,汉学大发展,民间艺术大发展。比如京剧,是乾隆年间开始形成的。但乾隆皇帝在位后期奢靡,官僚腐败,多次起义爆发。而闭关锁国政策达到了最高水平,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禅位于第十五子。嘉庆四年(1799)二月七日在故宫养心殿病逝,享年89岁。殿号高宗,谥号法天龙运至诚悟身,施温粉,圣净帝吴孝,葬于清东陵裕陵。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洪力-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