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下的伤痕

有人说城市不伦不类,有人说城市因为放下身段而更加包容;有人说是城市的毒瘤,也有人说是他们在城市的第一个家。

是城中村。在我看来,它就像一道伤疤,贯穿、跨越、点缀着这座繁华的城市。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01

城市的伤疤

这个城中村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一条路把一个地方分成两个区域。路的这一边是整洁干净的高档居民楼,城市的新地标,另一边是低矮破旧的老“握手楼”。有时候会有人开玩笑说,一边是“高”,一边是“矮,穷”。

这样突兀的出场也出现在俗称“小人腰”的广州塔上。小曼腰的位置是当时广州的村子。时至今日,由于旧城改造等诸多原因,很多城中村都陷入了历史的长河,但仍有一些城中村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02

城中村的故事

城中村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清洁工,有快递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职业不同,但生活在这里的理由是一样的。毕竟这里的房租一般在800元左右,比起周围宽敞明亮的房租真的实惠很多。

买得起会导致人口大量涌入,有时候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地块可能居住着几十万人。如此惊人的人口密度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城中村也是城市治安最混乱的地方之一。

弯弯曲曲的小巷,蜘蛛网一样的铁丝网,一年四季湿漉漉的街道,这些都是城中村的固有特点,这样的环境难免让人压抑。

虽然我们同在一片天空,但每个人欣赏的风景却大不相同。有人以这种艰苦的环境为跳板,经过艰苦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跳出了城中村。更多的人还是适应了城中村的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周末请老乡到酒馆喝一杯,让城中村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在城中村,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人来来往往。有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也有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有刚出生的婴儿,也有死于疾病的老人。生老病死每天都在上演。

这就是城中村,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03

时代的印记

随着社会的变迁,城中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为太影响市容,城中村成了很多地方“淘汰”的对象。城中村拆迁对某些人来说是好事,但对那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是个坏消息!

但城中村的消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城中村的出现客观上源于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被戏称为“城市包围农村”。现在一些大城市划定了区域扩张的红线,一些城市的发展逐渐饱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将转变为促进城市核心的发展,而不是摊大饼。

这样,被称为“城市伤疤”的城中村终究难逃被拆迁的命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中村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是时候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上住,下住”是对城中村最好的定义。城中村不仅承载着这个特殊区域的生活故事,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