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读书笔记:辨色见朝
这本书主要有两个价值。第一,历史爱好者总喜欢讲古代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但其实传奇的历史事件只占那些历史人物生活的一小部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和我们一样,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度过的。了解古代王侯将相的日常工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历史更真实普通的一面。第二,会议和文件的制度不是死板的程序,制度背后是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分析清朝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透过制度的表象看到权责分配的本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制度的逻辑。
虽然例会变成了小型会议,但会议仍然有特定的功能,并没有被历史完全淘汰。会议的第一个功能是提供一种仪式感。人数多,排场大,更容易营造出庄重的氛围。所以清朝后期,朝廷还是保留了大朝、正朝等礼仪会议。在特定的日子里,皇帝召集数百名官员在大殿接受崇拜。大会的另一个职能是分担责任。清朝后期,统治者遇到特别重大的军事问题,还是会召开大规模的会议。比如1900年,慈禧太后在向十一国宣战之前,召集了一百多名官员开会。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发言的人并不多,慈禧太后开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集思广益,而是因为她知道宣战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冒险之举。因此,至少在形式上,有必要使这一决定看起来像是集体决定的结果,所有部长都应承担责任。事情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慈禧太后的极大热情。宣战后不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为了与列强媾和,迅速处决了一批与会的领导官员,而她本人却幸免于列强的追究,保住了自己的权力。早在宣战前的大会上,慈禧太后就为自己事后的责任找到了替罪羊。
《辨色见朝》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雍正以后的这一制度实质上确立了皇帝对奏折的“先阅权”。所谓“先阅权”,就是皇帝有先阅奏章的权利。雍正改革后,全国的政府文件进入中央政府,首先汇集在皇帝的案头,成为整个大清帝国的第一道信息闸门。
正是这座纪念碑引发了随后的心有政变。事实上,慈禧太后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北京。在当时的承德,他们未必有实力与八大臣对抗。后妃们保留了对董的追悼,也许是因为她们想悄悄地从长计议。然而,八大臣派人到宫里要求上奏,这对皇太后很重要。他们干脆要求八大臣批准董的提议,建立一个听政制度。八大臣当然不想让两宫太后听政。他们为董的奏折写了一个回函,在这个意见里批评了董,然后就罢工了,威胁两宫的皇太后把这个处理意见封了,授权了。这场风波最终以慈禧太后和皇宫的妥协而告终。他们在八大臣批评董的文件上盖了章,八大臣恢复了官职,国家事务又恢复了正常。
经过这次对峙,慈禧太后和八大臣之间的矛盾暴露无遗。慈禧太后看似妥协,实则早已在暗中联系盟友,布下重围陷阱,八大臣。不久后,八国联军事件平息,承德的中央政府刚刚迁回北京,皇宫里的皇太后就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八位大臣中的三位,剩下五位大臣被革职流放。掌握大权后,慈禧太后集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八大臣发明的奏折名单,规定全国各地的官员在向中央提交奏折时,不再向任何人提供奏折数量和奏事者名单。
回顾清代宫廷会议和公文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到,随着宫廷会议规模的缩小,公文形式由公开变为保密,皇帝在掌握更大决策权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从权责分配的角度来看,雍正改革后建立的制度,实质上确立了皇帝先阅奏折的权利。这种权力对皇权的稳定至关重要。在心有政变之前,这八位大臣甚至没有超越王室先读奏章的权利。只是在先读奏折权前加了若干奏折,就能监听到皇太后的信息渠道,对皇权构成了严重挑战。
研究清朝的政治制度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在一次采访中,本书的作者李文杰说:“每个系统下的决策都不可能是100%完美的。就文件管理而言,有更多的人负责讨论重大问题和签署文件,形式上看似民主。但是权力分散了,责任也就分散了。权力下放可以避免权力滥用,但随之而来的责任下放很可能导致决策的平庸化。”“所以,总的来说,不宜说集权决策或集体决策的好坏。理想的状态是,上级有一个相对理性的认识,有一群有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的人来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