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旗袍的历史时间和创始人是什么?

一、旗袍的发展历史

清代男装以长袍马褂为主,以康熙晚期和雍正时期最为流行。清代,女装与满汉装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仍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从清朝中期开始,满汉互相模仿。后期满族模仿汉族,史书上甚至有“旗人多改汉服,宫袍裁短服”的记载。这时,汉族人模仿满族服饰在达官贵人和贵妇中流行起来。清代女装的款式和品种越来越多样,背心、裹衣、裙子、大衣、肩章、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等。

从1840开始,近代见证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很多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因为中外文化的共存,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化。

旗袍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说到传统,人们总会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和封闭,以及它对女性各方面的禁锢。几千年来,中国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历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孤立存在,旗袍也是如此。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手脚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许多曲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旗袍的审美好像就是从这里来的。

(1)旗袍的起源~ ~“枣”(枣三生)旗袍,一个大家族的成员,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手袍和旗袍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虽然把旗袍看做旗手的袍子或者旗女的袍子似乎没有什么大错,但难免有字面上的嫌疑。

(2)民国初年,旗袍开始了悄然的过渡和发展。

20世纪初,中国政局跌宕起伏。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立了民国,剪辫发,变得易穿色,破坏了一切,把属于封建王朝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些都为新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20年代初出现倒袖和新款式。

民国10年代和20世纪20年代初,城市女性中出现了一种“文明新装”时尚。

20世纪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辉煌的时期,30年代是这一时期的辉煌巅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旗袍在女装舞台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了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三四十年代,旗袍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可以说,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在30年代基本完成,而40年代则是其黄金时代的延续。

(4)建国后的50年代,旗袍也有过辉煌的时刻,因为在那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流行的话,时尚的主导潮流已经转向平民了。

(5)在中国,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旗袍被忽视的20年。

从1966到1976,“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时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旗袍大放异彩。

旗袍的全盛时期已经远去,30年无人问津,在80年代开放后的土地上显得有些落伍。